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这个研究肯定和张硕有关!(3)

能完成研究有什么稀奇?”

几个教授围着罗勇军一顿夸奖。

罗勇军转过头,脸上带着傻兮兮的笑,嘴里不断说着,“过奖、过奖,水平没那么高”

他连续谦虚了好几句,随后就被问道,“张硕呢?”

“张硕没在啊?”

“我还以为张硕在呢”

罗勇军疑惑问道,“你们找张硕?”

“没有、没有,就是问问。”有人回了一句,“那不是你们一起的研究吗?”

“对。”

实际上,好多人都觉得,张硕可能在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只凭罗勇军,怎么可能完成这样的研究?

研究的影响力确实很大。

科技大学的陈教授知道消息同样很惊讶,他的研究是去年发表的,本来以为未来二十年,都不会再有蒙日-安培方程的重大突破。

结果,一年就有了?

陈教授第一时间就联系了罗勇军,对他表示祝贺以后,就问及了研究的问题。

罗勇军收到了邮件也感到很欣慰,他和陈教授说明了一下自己的研究,还认真说了一下如何用类似的方法继续去拓展边界。

这样的研究就不是突破了,而是一种模仿式的继续论证。

另一边。

陈教授已经看了邮件以后,对旁边的同事吴振东说道,“罗勇军教授的水平不低,但我觉得这个研究应该和张硕有关。”

“年轻人总会有一些创造性思维,研究方法上会有创新性,他们在密度函数的论证上,使用了一种矩阵的方法”

“还有,最后阶段的论证”

他说了一些专业内容,随后道,“张硕,真是个人才!”

“他个人发过两篇计算数学方向的顶刊论文,而且是通用算法的研究,应用价值很高。”

“现在看来,在偏微分方程的纯数学论证上,他也有一定的造诣,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和这样的年轻人多探讨、交流。”

吴振东点头道,“张硕,他获得了数学会的钟家庆数学奖了吧?”

“我们能在大亚湾会议上看见他。”

与此同时。

张硕正闷在宿舍里,和崔凯文说着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的算法问题。

他已经把核心算法发过去了。

计算中心的人,要对核心算法进行消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