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十章 争取五年实现?那边已经完成了……(5)

偏差分析算法规划项目完成了,马上可以提交验收。”

“你们是什么样的验收流程?”

于此同时,高能所物理中心正在召开会议。

会议由所长吴建宁亲自主持,谈的是‘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的研究,参会的都是物理中心和计算中心的核心人员。

高洪利院士、谭志明院士,再包括曹孟波、崔凯文、鲍贺星都在。

ichep会议上,计算中心发布的成果引起了国际关注,其他的机构、团队都对于偏差分析算法很感兴趣。

据可靠消息,核子组织数据中心的小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研究也很顺利,预计三个月内就能完善使用。

他们还同步论证了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算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让高能所的领导层有种焦虑感。

在实验数据偏差分析研究上,他们可一直都是遥遥领先,也以此连续发布国际关注的成果,领先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领先,就能一直有成果。

哪怕只是做个计算分析都能当做成果来发布,若是被后来者赶超失去了领先地位,成果、关注,一切就都没有了。

所以吴建宁就主持召开了会议,专门去讨论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问题,“我们不能只寄希望于张硕的合作项目,自己也要组建团队研究。”

“大型实验非常复杂,要实现偏差分析不一定按照张硕的想法去做,也可以朝着其他方向考虑,找其他办法。”

“所以,我建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从最基础的算法实现上去研究,争取在五年之内,完成这一项目”

吴建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还在黑板上写上时间——

五年!

其他人讨论觉得也有道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他们也可以组建团队自己研究,也许能找到其他方法去对实验数据进行偏差分析。

谭志明当即举手表示赞成。

他一直都倾向于自己研究算法,而不是依靠其他机构团队,甚至是个人。

曹孟波也表示同意,再组建一个团队专门去研究算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张硕研究不出来,他们也可以自己想办法研究。

其他人也一一表态。

有的人说起了研究难度问题,他们以中心锚点偏差算法为基础,去研究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算法,结果连参数关系逻辑都理不清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