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半年后,人生两大喜,重大实验!(4)

反应中的弱力,也可以理解为‘很强的弱力’。

这并不是说弱力的强度高,而是弱力的作用,恰好是和强力环境对原子作用效果相反。

强力作用,强度当然远远高于弱力作用,两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但是,原子核核裂变反应中,强力环境的作用并不是把原子核的质子或中子拆外拉拽,而是整体性对原子形成来个方向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把‘不均匀、凸起的质子或中子’拉拽下去。

那当然不是拉拽,也可以理解为让质子或中子解体。

重要的是,强力环境作用是整体性的。

比如,把一个物体放在深海环境中。

深海中的海水会对物体造成来自各方向的强压。

若是物体有凸起,或有部分只是微弱连接,就可能会在海水的强压下分离。

强力环境对于原子核的作用,就类似于上述例证。

弱力则不用。

弱力存在于紧靠在一起的粒子和粒子之间,其就像是深海物体内部的力,会像是个绳索一样,把微弱连接的部分拽住。

虽然绳索的力和深海强压无法相提并论,但因为是直接性作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些都是弱力研究的收获,而能有如此收获,也和对强力的理解增加有关。

强力的理解,主要来自人造太阳项目提供的数据支持。

过去半年时间里,人造太阳项目进行了三次实验,每一次都能带来大量强力测定有关的数据。

这些数据能帮助理解强力强度以及强力环境。

强力环境并不是强力场,其产生作用的原理和电磁场、引力场截然不同。

其重要区别之一就是方向。

强力环境不存在力场方向,只有力场中存在物质,才能够去体现潜力环境作用。

针对原子核来说,强力环境的作用就可以理解为深海水压,压力来自四周围,有可能是向原子核内,也有可能向原子核外。

方向,只有针对单独的原子核才能进行描述。

半年时间里,佟智国团队的研究进展很大。

他们的主设备已经制造好,并已经进行了两次测试实验,针对的是两种不同的元素。

一个是气体元素,另一个是金属元素。

元素是来自张硕的建议,选取‘有可能’存在强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