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云-1型上,他们就很难找到成就感,因为主体的设计都是孟志林团队完成的,他们只是把成果拿过来,添加了一些实用的设备而已。
腾云-1型的试飞工作也是一样的。
在飞船制造好以后,包括引力技术、氢弹电池,大技术上没问题,多几个螺旋桨驱动能有什么问题?
这些工作感觉是个团队就能干。
现在刘志文也露出了笑容,他和几个飞行器专家在一起,谈起了方案设计工作,“即便是引力飞船,也是需要专业设计的。”
“张硕教授是研究技术、提供技术,而我们是对技术进行应用。”
“腾云-2,就是我们的成果了。”
“这一套设计方案非常完美,到时候一个椭圆形的飞船出来,也会非常漂亮。”
“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等腾云-2出来,估计要几年了,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
刘志文等人辛苦了几个月,终于拿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
方案也很快被提交上去。
只要上级部门审批以后,就可以开始腾云-2型飞船研究的准备工作了。
基地里好多人都在谈着,他们也对于新型号的飞船非常期待。
方案提交了三天。
上级部门打来了电话,直接找到了刘志文,刘志文还以为是方案通过,兴高采烈的接了电话,就听对面说了句,“腾云-2,设计方向已经有了,你们就不用研究了。”
“啊?”
刘志文脑子有点儿发懵,他还以为是听错了,马上问了一句,“是方案通过了?”
“你们的没通过,也不用继续研究了,没意义。”
“为什么?”
刘志文很不服气,“我们可是研究了几个月,方案一直改进、再改进,做了很多工作”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把对面的老师都说沉默了,随后追问道,“什么方案比我们的方案更好?”
“哪个团队做出来的?”
对面老师组织了下语言,说道,“刘工,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先不要激动。”
“我说的新方案并没有确定下来,但是主方向已经有了,是依靠新技术设计一款全新的飞船。”
“新技术?”
“对。”
对面老师道,“有团队对于引力技术进行研究,提升了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