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5章 推行科举(2)

利竟达数万两之巨。

合上账本,他脑海中浮现出那四项旷世奇技——纸与印书可兴文教、通财货;火药与指南针,则可撼动战局。

“火药我竟一时忘了。”

他猛然醒悟,那等爆裂之物一旦用于兵事,威力不可估量。更巧的是,嬴政赐予他的封地,山岭深幽,矿藏丰富,正适合作为火药工坊之地。铁矿可炼兵器,石料可提药引,天时地利俱全。

当晚,他伏案疾书,将构想逐一写下,拟出初步方略。此事宏大,需步步为营,更需向君上禀明。

次日朝会,嬴政正式颁下诏令:推行科举取士。

殿中贵族哗然,纷纷出列反对。然而帝王意志如铁,圣旨既出,无人能阻。

消息传开,民间才俊无不振奋。

“苦读多年,终有出头之日!”有人激动落泪。

“凭我的本事,科举必定金榜题名,面圣指日可待。”

许多才学之士心中暗自振奋。

也有人为此愁眉不展。

“我刚给县令送了重礼,只盼他能推举我入仕。”

“白费心思了,这些年装孝道全成了笑话。”

乡试定于一月之后开考。

唯有通过乡试者,方可进军会试。

各县设考场,由县令主持乡试事宜。

会试则在各地学府举行。

选试为殿试前的最后一关,主考官正是李斯与吕不韦。

通过者即为举人,身份跃升。

为防止官员数量泛滥,科举每三年才举办一次。

嬴政已有打算,要整顿朝中文官。

一旦新科进士出炉,旧日庸碌之辈将尽数罢免,遣返田间务农。

颁布科举制后,嬴政再出新政:

“朕今昭告天下,凡虎骑子弟,皆可入学,分文不取。”

众人听罢,并未惊诧。

修筑学府的银两,本就是执夫率领虎骑攻城掠地夺回。

大秦一统江山,虎骑功不可没。其后代入学,合情合理。

却仍有几人执意反对,跳出来发声。

“陛下此举有失公允,恐伤天下士子之心!”

“入学理应考核,岂能无门槛?”

李斯望着那几个出言的文官,满心无奈。

“我怎会挑中你们这般愚钝之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