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章 朕,乃大明债宗,有债必偿!(2)

....”

“滚开!”崇祯头也不抬地喝道,“朕今日就是要亲手把银子发到将士们手里......这是朕,欠兄弟们的债,得亲手还上!”

魏忠贤讪讪退下,与张惟贤、朱纯臣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这一届万岁爷也太会收买人心了吧?

第一个领饷的是个须发花白的老卒,脸上皱纹纵横如沟壑,身上的棉甲破得露出里面的棉絮。他颤抖着伸出枯枝般的手,接过皇帝递来的银子,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老丈高寿?”崇祯温声问道。

“回...回万岁爷,小的五十有八了......”老卒结结巴巴地回答。

崇祯眉头一皱:“这般年纪,怎么还在军中?”

老卒突然跪下,哽咽道:“小的儿子去年战死了,家里还有个瘫老婆子......小的要是退了,全家都得饿死啊......”

朱由检胸口一痛,又抓了一把银子塞进老卒手中:“拿着,给家里买些米粮。待朕整顿军制,必不让老卒无依!”

老卒捧着银子,哭得像个孩子,连连叩头:“万岁爷圣明!万岁爷圣明!”

第二个是个年轻士兵,左臂空荡荡的袖管在风中飘荡。崇祯多给了他二两银子:“这胳膊,是怎么没的?”

“回万岁爷,去年建奴入寇,小的跟随孙总镇出援关外......”年轻士兵低声道。

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汉子!朕记下了,日后必不会亏待伤残将士!”

就这样,崇祯、魏忠贤、张惟贤、朱纯臣四人分站四辆银车,一一为蓟镇兵卒发放饷银。每人先发一两,遇到特别困苦的,崇祯便会多给几两。三个时辰过去,日头已经西斜,终于发完了最后一人的饷银。

崇祯站在银车上,环视校场。拿到饷银的士兵们脸上终于有了血色,有人捧着银子又哭又笑,有人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他深吸一口气,高声道:

“蓟镇的将士们!朕刚刚登基,百废待兴,朝廷实在没银子,这次只能给蓟镇的弟兄们一人先发一两银子......这只是今年的第一笔,今日在此立誓,朝廷年内一定会把欠饷一文不差地补上!从明年开始,蓟镇与辽镇一样,满粮满饷!朕说到做到!”

此言一出,张惟贤、朱纯臣和魏忠贤都微微皱眉——这承诺,国库如何承担得起?大明可不只有辽镇、蓟镇,而是有九边十三镇......

唯有孙祖寿泪流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