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岁安没有直接回答继续道:“韩县尉,长兴县还有地吗?”
韩彦突然感兴趣了,缓了缓刚才因为发怒而严肃的表情:“林主事有话直说无妨。”
“韩县尉,那我直说了。”林岁安也不卖关子了。
“如果我们只盯着能长庄稼的熟地、肥地,那长兴县确实已无地可言。但若我们换一个看法,将所有能生产食物或创造价值的空间,都视为地,那么,我们能榨出来的,还有很多。”
韩彦正襟危坐,眉头紧蹙地盯着林岁安。
林岁安继续道:“我们可以榨一下边角之地,推行林粮间作与圩田补种。”
“很简单,就是境内各大庄园、地主手中的林地、桑园、茶园,树下空间广阔。可立即推行林粮间作,组织流民在林木间隙,抢种一季生长周期短的荞麦或萝卜等。产量虽不高,但积少成多,且不耽误林木生长,地主易于接受。”
林岁安看着韩彦那脸上越来越严肃的表情,硬着头皮还是继续道:“再就是榨水域,发展立体渔农。”
“长兴县水网众多,岂能只用来喝水行船?可组织流民中的老弱妇孺,大规模采集水生的菰米、菱角、芡实等......”林岁安话还没说完。
韩彦立即打断她:“林主事,你等下说,我带你去找沈大人,你再继续说。
话音刚落就率先站起来,领着人往沈文渊办公处走去。
等韩彦领着林岁安来到沈文渊的二堂处,立刻把刚才林岁安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沈文渊也满脸正色道:“林主事,继续说说你的想法。”
林岁安接着刚才的话继续:“在合适的水域,用竹木围起小型鱼塘,投放鱼苗,虽然远水难解近渴,但可为明年留一丝希望。更重要的是,鼓励流民在房前屋后、窝棚周边,挖掘小水坑养殖田螺、泥鳅,这些东西繁殖快,这都是能活命的好东西。”
“再就是榨人力转向手工业自救。”
“光靠地里刨食,养不活这么多人。必须让流民手动起来,创造非农产品的价值。”
“组织流民进山,不再仅仅是找吃的。可以砍伐杂木、毛竹,烧制木炭;开采石灰石,烧制生石灰。这两样,城内工坊、军营、乃至富户都需要,可以拿来换粮食。”
“将流民中会手艺的篾匠、妇人集中起来,编织藤牌、箭囊、草鞋;会鞣制皮革的,处理军中缴获或狩猎的皮子。由县衙或韩县尉统一收购,充作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