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不如防备高辛呢,毕竟高辛也会这个模组。
可是,偏偏是海马惊才绝艳,开发出了这手灭星拳。
其精妙之处在于:我既然放逐不动你,但我能放逐我自己啊,而敌人是中子战星之躯,一旦碰撞到表面,惊人的引力密度就会将海马的身体物质压缩吸收,瞬间不分彼此。
于是海马,开创了自杀式的时空扭曲,即‘我先放逐我自己’。
他震荡自身,形成遍布全身的扭曲场,通过奇特的技巧,令这个过程较为缓慢。
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放逐炸弹,然后直接撞上圣彼得,均匀的将自己血肉糊在敌人表面。
中子战星会瞬间吸收压缩海马的物质,使其电子都压入原子核,二者重叠。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中子星强大的力量,自己把自己拽进扭曲空间了。
将原本海马有多少力量撼动中子星的问题,转化成了,海马有多少‘立方厘米’的物质与中子星材料重叠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一变化,可就强太多了。
圣彼得的密度太大了,是每立方厘米一亿吨!
海马直接舍命糊他一脸,以血肉之躯,换了他三十万立方厘米的物质。
三十万立方厘米很少,不到三分之一立方米,但海马已经尽力了,而且血赚!
直接一口气,磨灭了圣彼得三十万亿吨的身体。
更关键的是,物质没了,圣彼得无法通过再生恢复。
他只能通过真理之桥的增殖,来造物弥补。
圣彼得全力最多每秒增殖一万立方厘米的物质,修复这伤势也需要三十秒。
换句话说,圣彼得第一次被打到增殖停滞,距离所谓五千秒后无敌的说法,又多了三十秒。
真是‘我命灭星拳’,这一击,甚至比高辛之前所有的攻势,还要牛。
这还不止,真正威胁圣彼得的不是海马,而是瞬间学会这招的高辛
同样的手法,高辛学会再来用,威力可就不止这么点了。
高辛瞬间优化了这一招,精妙地将自我放逐,只压缩到拳头区域。
借助攻势,拳头爆裂,糊了圣彼得大约六十万立方厘米的区域。
直接干掉圣彼得十分之一的体量!
自己则不仅没有牺牲性命,就连自爆都没触发。
“哈哈哈哈!干得好啊,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