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3章 老太太的生日(2)

及恭喜你,今天我就借此机会恭喜你。”宋明言笑道。

“宋先生客气了。”曲书记一脸谦逊地说道。

坐在这位置上的其他县的领导,表情都很羡慕。

他们跟宋明言没有曲书记那么熟,这次来只能混个眼熟,南济县在发展中吃到了肉,他们也喝到了汤。

但是谁不想吃肉,趁此机会来宋明言面前混混,说不准什么时候有投资就想起他们了呢?

当然,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来一趟总不会亏。

来这里的厂长也不少,都是受过宋明言帮助的,但是在这些领导面前,他们只能在别的桌。

郎安县的曾书记举起一杯酒敬道:

“宋先生,当初我们出了那样大的水灾,多亏了您的资助,郎安县现在发展的越来越好,开小商店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伙都没忘了您,您要是什么时候有空的话,可以去看看。”

他给宋明言说起了郎安县的一切变化。

以南济县为中心,靠近他周边的县市都吃到了手表厂的红利,包括郎安县。

他们县里现在有手表厂专门开的手表外壳加工厂、包装厂。

靠着这两个厂子,整个郎安县一片欣欣向荣,哪还看得出几年前受灾的模样。

早先做货郎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选择开小商店,开小商店代表他们有一定的资产,福临商超对于他们的优惠力度不如货郎,但是依旧让大家有了一份稳定的生意。

也有些人选择退出了货郎计划,琢磨别的生意,但有人退出就有人加入,宋明言的货郎遍布华国的大部分地方。

即便是偏远的山区,也听说过福临商超,听说过宋明言。

这都得益于那些货郎走街串巷时,跟人拉近关系,总要说一说外面的事,所以说他们的货物,这就避不开宋明言和商超。

有了曾书记开头,其他人也争相开始说起了自己县市的变化。

对宋明言来说,那都只是举手之劳,可对于千千万万的百姓们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仁善之举。

他们要是不说,宋明言可能还不知道自己如今居然有了这么大的影响力。

几人说笑间,客人来的差不多,时间一到,老太太的生日宴会正式开始。

流程跟往年的差不多,只是今年的人更多。

不,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食堂的灯突然一闪一闪的关了,只留下最边缘的几盏,让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