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122章 我要讴歌我师兄!!!(6)

张楠。

他才是那个从设计图纸一路盯到车床工位、把设计语言转成生产语言的“接口轴”。

制动推杆刚刚画完,又赶上联轴器结构跟进,紧接着点火线圈模块也要全面推进

一环扣一环,

图纸背后的结构逻辑和技术路径,全得有人站住,张楠就是那个关键节点。

技校和材料的事情落地,张楠也是彻底忙了起来。

不是今天在第一工业技校讲解“台阶轴怎么压装、止退孔怎么钻”,

就是明天出现在机电技校的车间里,解释“锥形内孔为什么必须预铰才能修锥”,

除此之外,还要轮着跑其余的四家技校,现场给学生们讲结构问题。

不是回答“标0.1的过盈配合,是不是非得留?”

就是回答“这止口为啥要留斜面,垂直不好吗?”

再一转身,工艺那边又出了新需求,点火模块的绝缘柱要换新嵌件了,必须加一道倒角工序,不然预装精度配不上。

张楠整个人像拧在一根钢绳上,完全不敢松劲。

可即使如此,摩擦还是来了。

这天下午,张楠正在技校的车间里讲解制动推杆的结构设计。

讲到一半,他从包里抽出一迭工艺卡,放到工作台上分发下去。

“这是工艺卡,用来辅助大家在加工过程中记录关键操作点和参数。”

“每张卡上都有图纸页码、工段编号、刀具型号、理论尺寸、偏差范围、加工顺序和变更记录栏。”

“比如每道工序该配什么卡盘、尺寸打多少、用几号刀、需不需要校偏,这些都写在卡片上。”

“操作前,务必核对料号、工段和接口基准。”

学生们接过卡片,翻着翻着,眉头越皱越紧。

其中一个小伙子忍不住举手问:

“张同学,就是为装个垫圈,要我们填这么多东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