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你冷静点,你才大一(3)

锣密鼓地展开。

张国强、谭松仁、刘康文、左琢几个师傅坐镇工装平台,各自对照图纸、拿着游标卡尺与千分尺,一件件复测。

林启明则在一旁负责登记记录。

等最后一个试制件完成复检,

林启明翻了翻手里的登记本,把数据递给陈露阳,道:

“六所技校的合格率从82%到94%不等。喷嘴试件的通孔配合问题最多;不少点火线圈模块的走线位精度偏低。”

“不过整体来看,有四所学校的试件已达到了可装配状态,剩下两所虽存在轻微批量误差,但并不影响用作教学样本。

这结果可以了!

相当可以!

看着林启明交上来的记录本,陈露阳重重呼出一口气。

这些学生可不是正规厂里的老工人,机床也只是技校的教学设备。

能将误差控制在0.2毫米,已经是远远超出他预期的结果了。

只是

陈露阳将目光看向单子上那几件误差超标的试制品。

失败不可怕,浪费材料也不那么十分可怕。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失败在哪了!

“林哥,你把这几件误差超标的失败试件单独挑出来,再把他们的工艺卡编号找到,咱们对比对比原因!”

“好!”

林启明应了一声,立刻提笔标记,将对应工艺卡抽出装好,

两人随即带着编号,直奔二楼档案间。

此时的修理厂二楼,原本的乒乓球桌早已从临时饭桌“转职”,变成了资料整理区。

桌子正中央,整齐码放着六所技校送来的工艺卡、检验表和编号标签,按学校和试制件类型分类归档。

桌旁,北大力学系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正在逐一核对、登记、分类。

而经济系的马进和郭安礼,也跟着穿梭其间,手里一摞卡片、一摞数据,忙得不亦乐乎。

验收试制件、整理工艺卡是个相当耗费人力的活。

修理厂本就人手有限,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

陈露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马进和郭安礼也一起给喊来。

反正他们是系里安排帮自己弄材料和写报告的,

写啥都是写,

干啥都是干!

自己人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