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02章 忧伤的伟人(4)

好。

再加上这张油画或许是为了体现出一种忧郁悲凉的气氛,色彩运用极少,除了少部分光影外,近乎全都是黑白近似色完成的,这让人直观第一眼看上去的印象

好像一副遗照。

好像一个死人。

忧伤的爱因斯坦。

楚安晴靠近那幅画,念出来了画作的名字:

这幅画作绘制于1952年的纽约布鲁克林,是米国上世纪著名写实派画家亨利道森所画

她后撤一步,重新审视这幅画作上的爱因斯坦,着实忧伤,且抑郁,甚至毫无生气:

为什么爱因斯坦会有这样一幅画作呢?

她眨眨眼睛,看着林弦:

爱因斯坦不是一位很成功、并且很厉害的科学家吗,他应该受人尊敬并且学术地位极高才对。可是为什么这张画像上的爱因斯坦如此忧伤抑郁呢?

林弦学长,你知道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吗?

出乎她的意料

林弦依旧点了点头!

这让她很是惊讶,眼前这位学长怎么什么都知道?就像百科全书一样。

林弦开始讲述这幅画。

这就是科幻科幻电影看多了的好处,什么都略懂一点。

其实爱因斯坦晚年是很悲凉的,基本都是在忧郁压抑中度过的。

林弦一边给楚安晴讲,一边抬头,和忧伤的爱因斯坦上那无神的双目对视:

爱因斯坦认为,是他的质能方程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因此让人类掌握了无法驾驭的核能量,进而导致了核武器这种大杀器的诞生,引发了数百万人的死亡。

但他的担忧并不单单于此,他还担心人类的未来,担心如果下一次全球规模的战争爆发后无数的核武器倾天而降,会直接导致人类灭绝,文明毁灭。

虽然现在来看,他的担忧和顾虑是多余的,但在1952年那个特殊时期其实他的这种担忧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他就陷入了自责和后悔的死胡同里出不来,这也是他晚年孤僻和抑郁的原因。

林弦淡淡的讲述,楚安晴听得很入神。

不一会儿,画展长廊就看完了,两人步行来到东海展览馆门口,挥手告别。

今天真是谢谢你了林弦学长,给我讲了那么多东西,我真的是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呢!

没什么,举手之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