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章 纠缠(3)

复杂学科,无边无际的投入,往往换不来一分一寸的成果。

更何况。

对于世界各国老百姓们而言,他们更喜欢地球的生活,也很满足现在的一切,星际远航本身就是一个没有需求的假大空命题。

宇宙常数这边,刘枫和高文也已经找到方法,算出最后结果42。

但。

也就仅限于此,没办法继续深入。

因为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是42、42意味着什么、42又有什么意义关于宇宙常数42的研究,彻底走进死胡同。

牛顿和伽利略依旧藏得很深,甚至可能他们也在冬眠,完全没有找到线索。

要说唯一比较振奋人心的地方,那就是——

贾斯克在时空粒子方面,取得重大研究突破!

“你反正要去米国,不如让贾斯克直接给你讲吧。”

高文解释道:

“我和贾斯克上一次见面,还是60年前,我苏醒了2年时间当轮值校长,和他有过一次接触。”

“这过去的60年,不知他的研究有没有新突破,据我所知他也刚刚冬眠苏醒不久我们总是这样,断断续续的冬眠,毕竟科技或许可以改变一切,却始终无法延长我们区区百余年的寿命。”

“有限的寿命,才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最大的敌人。”

高文沉声说道:

“我听刘枫老师讲,在你们出生的那个年代,一般顶级学者,只需要将近30岁,就可以将当前尖端领域所有知识学完,然后开始搞创新突破研究。”

“而在我上大学的23世纪,要想把当前领域的知识学完,至少要学到40岁,才能有资格进入科学院研究新领域。”

“到2504年即便是现在小学教材就已经开始安排理化生、初中学习微积分、高中就开始选择单一专业深造的情况下”

“你知道吗林弦?现在的学者们,需要多少岁才能把现有科技沉淀学完?”

林弦转着笔,想了想:

“不会要超过50岁吧。”

高文面露忧愁,点了点头:

“平均学术毕业年龄,55岁。”

55岁。

林弦听到这个濒临退休的数字,着实感觉到人类的上限。

或许。

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弊端就在于——

上一代的记忆和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