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刘备刘玄德。”
刘备表面或能沉稳如平湖,内心却是生出波澜。
这对于刘备而言,乃是自桃园结义以来,首次有人公开承认刘备作为汉室宗亲的身份。
刘备深知这并非是诸葛玄相信自己,而是诸葛玄相信羊耽的口述,继而如此引见自己。
大汉多的是落魄汉室宗亲,但假如能在士林或朝堂中立足,这一身份的加持却又显得不容忽视。
因此,在刘备起身向众人行礼示意之时,众人的反应明显热情了些许。
在刘备重新落座之后,也仅剩羊耽一人未曾正式引见。
“这于我琅琊诸葛氏有大恩的公子,乃是出身于泰山羊氏的羊耽羊叔稷。”
随着诸葛玄的话音落下,一时却是静了数息。
许多属吏第一反应就是在反复思索回忆传闻中泰山公子的名讳,又在怀疑是否听错了。
羊耽也跟着起身,两袖一合施礼。
“泰山羊耽,见过诸君。”
仍是一片安静
直至不知谁人拿不住筷子掉落在地发出了动静,与羊耽相对而坐的徐荡方才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问道。
“可是泰山公子当面?”
羊耽坦然承认道。“似有友人抬爱以此称之,见笑了。”
这下,掉落在地的酒器、筷子更多了。
不仅是那一众属吏的脸庞尽显惊愕之色,就是诸葛玄与诸葛亮也随之愣住。
即便对于洛神赋不甚了解的诸葛玄与诸葛亮,这有意无意地听着旁人的议论,也能清楚泰山公子的名望之高。
可让诸葛玄如何都想不到的是,那被一众属吏如此推崇备至的大名士,竟然就是年岁不大的羊耽。
下一刻,似是屋顶都被一众属吏的反应所掀翻,几乎是争先起身朝着羊耽举杯敬酒。
就是比二千石的都尉徐荡,那也是激动得脸色发红,生怕慢了他人一步似的。
这一刻,像极了在后世的酒宴中,众人忽然发现喜爱之极的偶像就在旁边坐着的反应。
尤其是对于泰山出身的属吏而言,到了外面,那他们与羊耽而言,先天也就有着一份同乡的联系。
无形之中,羊耽已成了泰山郡在大汉士林中的代表,也是一众泰山士子的骄傲所在。
今后在外,谈及籍贯之时,旁人都得多问一句可是泰山公子的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