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着五谷杂粮,却装作清高地嫌弃买粮食的银子铜臭味。
早些年,崔氏嫁进来燕家时候,燕家在京城势力还属于末流,但虽是末流,可因着老太君年轻时候善于打理经营,钱财方面还算是富足。
那时候崔氏自觉身份尊贵,是下嫁了,好些年都没给过二儿子好脸色。
却不忘时不时从燕家挖了银两,去填娘家的无底洞。
这点,燕老太君倒是不介意,儿媳妇顾着娘家,只要分寸把握好,那是孝顺,燕家也乐得出些银子跟亲家拉近关系。
姻亲关系,哪能不帮扶一下的。
坏就坏在,这崔氏一边搜刮着燕家,不知感恩就算了,还一边瞧不起自己的夫君,整天端着个架子,就好像自己是什么金尊玉贵的公主一般。
当年,就连行个夫妻之事,都是百般嫌弃推诿。
二儿子年轻时候,还会哄一哄崔氏。
可这崔氏跟着二儿子一年又一年,半点改变都没有。过了大半辈子了,依旧鼻孔看人,人前人后从不顾及自家夫君的脸面。
后来二儿子也心寒了,跟崔氏便越过越疏远。
这让护犊子的燕老太君心中极为不舒服。
她六个儿子哪个不是人中龙凤?
怎么到了崔氏那里,还被嫌弃到这份上?
她从不赞成儿子娶妾,但十几年前,还是做主给二儿子纳了两门妾室进府。
她老了,二儿子也要老了,这崔氏活了半辈子依旧不知冷知热,她哪舍得让自己儿子每日受崔氏那冷眼?总要给儿子身边安排个贴心人,于是便有了二房李氏,和谢氏两个妾室。
老太君对崔氏的心情,就好比是,你吃着我喝着我,却还要骂我!心里不喜极了。
后期燕家起来了,崔氏确实也知道跟自己夫君亲近了,但......人心凉了,你再来捂,岂不是晚了!
所以,二儿子已经十几年不进崔氏的房了,这事燕老太君也是知道的。
今日听说她的宝贝外孙女,是被崔氏以孝道压人喊来的,心中就更是不悦。
她人老成精,不认为崔氏那种眼高于顶的,这一出是好心。
崔氏应该也是瞧不起宋今瑶的。这点老太君可是看得清楚,既然瞧不起,还拉着人一同去寺庙作甚?
不明摆着有猫腻吗!
各种思量在燕老太君脑海中几息间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