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嵩山禅棍叩天门 上(5)

某种无形的天地韵律共振。

“无念无念”他口中喃喃,仿佛第一次认识手中的棍。

罗汉阵的节奏被这石破天惊的一引彻底打乱!

十八僧眼中惊愕未消,阵型却本能地再次运转,更加凌厉的棍影汇聚,试图以更强的力量碾压这突生的变数!

然而,此刻的石憨,已判若两人!

面对再次袭来的棍山棒海,他不再硬撼,不再闪避得狼狈。他的动作变得极其简单、直接、甚至有些“拙”。

脚步在方寸之间挪移,如同老农在田间踱步,却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让开致命的棍锋。

手中的青冈木棍如同拥有了生命,每一次点出、每一次轻拂、每一次格引,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铜棍力量转换的节点或轨迹偏移的瞬间!

“叮!”“嗤!”“嗒!”

碰撞声不再刺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火星依旧迸溅,却不再密集如雨!石憨的身影如同在狂风暴雨的棍影缝隙中穿行的游鱼,看似险象环生,实则游刃有余!

他手中的棍不再是武器,而成了身体的延伸,心意的具现!

每一次简单的动作,都暗合天地至理,引动着对手的力量,瓦解着看似无懈可击的阵势!

一百零七一百零八!

当最后一声如同玉珠落盘的轻响(石憨棍尖点在最后一根袭来的铜棍七寸处,使其力道尽泄,棍头颓然垂地)落下,整个练武场陷入一片死寂!

十八名棍僧持棍肃立,气息微喘,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他们看着场中那个浑身浴血(肋下伤口仍在渗血)、汗水浸透灰衣、双臂微微颤抖却依旧挺立如松的汉子,看着他手中那根看似平凡无奇的青冈木棍。

石憨缓缓收回木棍,对着十八僧,再次深深一躬。

这一次,动作依旧笨拙,却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沉凝与通达。

“阿弥陀佛。”一声苍老平和的佛号打破了寂静。

不知何时,一位身披大红金线袈裟、手持九环锡杖、面容清癯如同古佛的老僧,已悄然立于场边。

他正是少林方丈,玄慈大师。他的目光深邃如海,落在石憨身上,仿佛穿透了皮囊,看到了那历经生死磨砺、方才破茧而出的棍心。

“随老衲来。”

方丈禅房,青灯古佛,檀香袅袅。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