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 武则天称帝(5)

军”、封号“五连县公”、籍贯“武安县”,全部有“武”字,唐太宗不由暗下杀心。

于是唐太宗借故革其禁军职,然后贬出长安,再之后派人严密盯住李君羡,在获知他与一个通晓佛法的道信和尚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后,就鼓动御史弹劾他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然后将其诛杀,全部家产被查抄没收!

天授二年,他的家属向武则天诉冤,武则天为了证明自己有天命,下诏追复李君羡官爵,以礼改葬。

武则天称帝后最担心的事就是李唐复辟,因此她非常警惕那些对李唐有好感的人,担心他们会谋反。

武则天的心理很明显,所以很多人看中这一点,通过打压李唐来讨好获女皇,更有甚者想取代女皇的亲生儿子,夺得太子之位,继承武则天的一统天下。这个人就是女皇的侄子武承嗣。武则天称帝,武承嗣在其中起到不少作用,因此武承嗣的权力很大,不仅是宰相,还被封为魏王,武承嗣一心想陷害李旦,谋夺储君之位。

为了除掉李旦,武承嗣看中了酷吏来俊臣,来俊臣也有投靠之意,两人携手合作,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血雨腥风。武承嗣先找洛阳人王庆之上书要求改立皇嗣,但岑长倩和格辅元两位宰相极力反对,于是来俊臣大兴冤狱,不仅处死了两位宰相,欧阳通等数十位朝臣也跟着丢了性命。好在铁腕宰相李昭德力挽狂澜,当众杖杀王庆之,力谏武则天罢免武承嗣的相位。

不久武承嗣又联络酷吏诬告刘行实。武承嗣上奏女皇,说民间有谶言,代武者刘,这和李世民在世的时候,有谶言说唐三代后,女主武氏有异曲同工之妙。武承嗣用这种没有根据的谶言想打动武则天,去打击自己的政治对手。

刘行实是先朝名将刘伯英的儿子,老刘家的发家史其实与武则天也有关系,可以说对武则天支持力度很大,当年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攻陷了周边很多地方,这时候刘行实兄弟自发组织义兵,坚守孤城,扼制了叛军的势头,为武则天消灭叛军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武则天一直很器重刘家,执政期间重用了他们,而且刘家与武承嗣也没有矛盾,不要说谋反,就是反对武承嗣的心也没有,那为什么会遭遇这种诬告呢?

其实武承嗣找刘行实开刀,就是因为他们的姓氏。而天底下姓刘的人多如牛毛,难道因为刘氏可能取代武周,就要赶尽杀绝吗?当然不会,武承嗣诬告刘行实,其实是项公舞剑意在沛公。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旦的妻子,曾经当过皇后的刘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