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49:道路是曲折的(加一更求月票追读)(2)

竟是几亿规模的生意,韩三坪可比别人更懂这个坎。

人才啊

正感慨间,韩三坪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

他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三坪同志,您好,我是中国青年报采访部的副主任,梁正。”

“哦,梁正同志,您好您好,有什么事吗?”韩三坪立刻客气回应。

“是这样,三坪同志”梁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下。

简而言之,上面有单位希望他们报社专访一下王盛。

韩三坪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中国青年报影响力巨大,尤其在中青年群体中。

他略一沉吟,谨慎答道:“梁主任,感谢贵报的关注。

不过王盛同志太年轻,说话可能比较直接。当然,他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探索厂里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所以,接受专访的事,我需要先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毕竟他现在是独立公司的负责人。我尽快给您回复,您看可以吗?”

“好,我等你消息。”对方爽快答应。

挂掉电话,韩三坪立刻让秘书去叫王盛。

来到韩三坪办公室。

“这是好事啊”

听说中国青年报要来专访,王盛立马便答应了下来,并催促韩三坪尽快回复。

等韩三坪打完电话。

王盛打听道:“厂长,借设备的事,联系的怎么样了。”

韩三坪烟不离手的揉了揉太阳穴道:“我联系了峨影厂,峨影厂那边表示,设备、人手都可以借给我们,费用我们自己承担,但有个条件,他们要抽三成利润,剩下的归我们,我意思,五成归你们盛影传媒,北影厂抽两成,用作设备、人员管理费。

这些人带着设备过来,是要安顿在北影厂的。

我算了算,两个厂的人员、设备全部加起来,足够单日完成至少二十五单16mm级别的‘私人定制’,如果真能接到这么多的话。”

那就是五十台16mm摄影机。

多吗?

其实很正常。

电影厂每年都有补助,但如果本年度的补助花不完,下一年的补助额度是会减少的。

因此,买设备就成了各个电影厂的首选,既能花光补助,又能为厂里增添固定资产,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比如北影厂购买的广播级betac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