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尽洋相 全满贯的野望(5)

了电影宫——

魏晋参加多次电影节,只有戛纳那一次参加了开幕式。

主要原因就是开幕式实在有够无聊,若非小姑娘想走红毯,魏晋都未见得会出席这种场合。

主持人一番开场白后,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一个约莫五十上下的光头白人,登台做了开场演讲,之后所有评委依次亮相。

随后主持人又介绍了一番本次入围主竞赛单元的二十四部影片。

大荧幕上,电影片段依次播放,略显平淡的开幕式就这样结束了。

枯燥无味的流程过后,就是无聊的酒会,魏晋并不是很感兴趣。

可是他不感兴趣,但有人对他很感兴趣。

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面带微笑的走了过来,给了魏晋一个大大的熊抱。

“嘿,魏,我的朋友,欢迎来到威尼斯电影节,哈哈.”

“主席先生,你好,你的热情让我有些吃不消啊,难道这次我获奖的概率很大?”

魏晋对于欧洲的拥抱礼实在不感冒,略微调侃一番,尽显幽默。

“哈哈,魏,获奖与否是评审团说了算,我可做不了主,我就是个操持俗务的糟老头子而已”

马克穆勒自嘲一番,随后又笑着说道。

“但从我本人来讲,我是希望你能获奖的,事实上,自前年柏林之后,威尼斯和我就一直在等你,我们也期待着,出现一位来自东方的全满贯导演。”

全满贯指的就是欧洲三大至高大满贯。

欧洲三大成立至今,60多年来,业界公认的,只有2.5位导演拿了全满贯。

第一位是意大利的电影大师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他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全满贯。

第二位全满贯得主是北美独立电影大师罗伯特奥特曼,老人家对群像戏具有超群的控制和驾驭能力。

至于说那半个,目前业界的说法也很有趣。

众所周知,如果一部影片参加了欧洲三大的其中一个电影节,那就不可以去参加剩下的两个。

这是一项严格却又不成文的规定,但在电影节刚刚创立的前些年,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

所以亨利乔治克鲁佐的恐惧的代价,在1953年既参加了戛纳电影节,也参加了柏林电影节,并且都摘得了最高奖项,加上1949年凭情妇玛侬斩获威尼斯金狮,他也实现了全满贯的壮举。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