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停下,带着墨镜的脸转向张海平。戴墨镜遮挡了眼珠的动作,黑瞎子在社交中为了保持一定礼貌,说话的时候脸会有意面向他正在对话的人。
这种动作某种意义上也在表达当事人的情绪。至少这一刻,黑瞎子转过脸看他的动作在表达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两秒后,张海平听见他说:“我有没有和你讲过,我之前在德国留学。”
无论大清亡之前还是之后,能够去西方国家留学的人多少都有点家底儿。黑瞎子能去德国,肯定不能是偷渡去的。
不然都不用到德国,他就算运气好刚踏出国境,就可能面临各路豪杰的花生米问候。要是是个穷点的好汉,估计也是刀枪棍棒轮番伺候。
黑瞎子这句话,其实就是说:哥们以前家境不错,在外面留学。
这话是为了“认识张海桐”这件事做铺垫。
“我知道了,你以前很有钱。难不成有钱到请海桐哥去做家教?”
张海平开始仔细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说:张海桐什么时候缺钱缺到这个份儿上了?
按照老张家在外一向彪悍的风格,真到了没钱又没办法去钱行取钱的时候,大概率就该劫富济贫了。
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
如果条件比较充裕,也会想办法跟着瓢把子下地赚点散钱。
正经去打零工这种费时费力还不一定有的赚的事,大多数张家人只会在做长期潜伏任务的时候才会去试一试。
毕竟要长期潜伏,要骗别人你就得安安心心做当前身份应该做的事。这样才“真”。
“不是。如果真能请到这么个人,说不定现在这副场景就不会发生了。你在这等到死,可能都只能等到野兽过来和你sayhallo。”
张海平被黑瞎子这几句又中又洋的话刺激到了。“你这人说话好欠揍。”
“你想敷衍我?我差点就忘了最开始我们在说什么了。”
黑瞎子顺势接话“哟,差点被发现了。”
张海平:“已经被发现了。”
那副从头到尾没怎么变过的笑容好像焊在黑瞎子脸上。他检查完这条腿,开始查看另一条腿。毕竟两人要结伴而行,为了接下来的路程顺利一些,他要确保张海平身上的伤在当前得到比较及时的处理。
他开始讲述张海平想知道的事。比如他自己,比如张起灵,比如张海桐。
在黑瞎子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