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34章 现世·火车杂谈·下(2)

个电子邮箱被内部称为“死信箱”。本来只是一个绰号,方便称呼而已。

1995年,张泽清到达娘娘山。在娘娘庙安家。当时他们所在的地方只有镇上有一家网吧,据说也才开设不久。

网吧老板把这个叫蓝图开发。因为这里没有从业者,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很可能赚到一大笔钱。

张泽清并没有嘲笑老板的异想天开,甚至觉得他很有魄力。后来随着张泽清对整个守山人体系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那个网吧老板。

90年代网吧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不止网吧,互联网都是一片蓝海,在中国属于有前景但很少有人能进去的行业。

那个时候偏远地区的镇子上很难有网吧,手机都没普及,网络都没架设过来。开一个网吧很费劲,

偏偏张泽清来了之后,镇子上就有网吧了。不知道当时的张家费多少劲,才在这里搭了个网吧让他能用死信箱。

张泽清当时问张海平:“直接给我在当地找个房子放一台电脑不就好了,干嘛一定要弄个网吧。费时费力费钱。”

他看见张海平笑了,那个笑很像年轻大小伙即将开始炫耀的感觉。不过这只是因为他年轻。张泽清觉得,这种年轻气盛的笑容里,还藏着一些前辈对后辈的耐心。

“就给你一个人,整个电脑,还要单独牵网线搞这搞那的。”张海平这时候说话四川味很重了,其实他会讲四川话。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有一段时间待在四川。

只是张泽清平时更喜欢说普通话,可能是为了口语和书面统一,避免造成谬误。所以他也很少讲方言。

“来都来了,不如就地做点生意。赚到了自己也能分点,一部分就充公。亏了也就认了,反正都是为了做任务。”

“人啊,总不能事事都靠家里给吧?好歹要有点自己的营生。”

“我当年在野外当联络人的时候也会创收啊。你现在拿到的经费,里面说不定就有其他同事转的钱呢。”

2000年后,镇子上网吧变多了。那个老板的网店依旧开着,据说还是赚钱。

张泽清试过套话,但老板每一次对话都天衣无缝,自然的仿佛他就是个正经生意人。

“我那个老表也说回来开嘛,结果他那个城里的森意好滴很,不想回来搞这个。就给了我一笔钱的嘛。每个月给他点儿分红撒。”

“小伙子你要是莫得事,我给你开一台机子嘛,自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