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1章 一文搅得天地惊(3)

这口号行不行,给提提意见。”

袁更给他倒了一杯水。

“提出响亮的口号,进一步激发大家对开发建设蛇口的热情,我没任何意见,但是”

熊炳权话锋一转。

前两句可以提,而且也很有必要提,但是后面两句,“上帝”这个概念,只怕社会和群众暂时无法接受,于是乎,建议不要宣传。

“好,后两句可以不作为口号写出来,但是要执行。”袁更笑道,“前两句,改天就做个巨大的标语牌,立在最显眼的地方。”

“老袁,这是不是不大合适。”

熊炳权提醒了一句道:“我们还是踏踏实实搞好经济发展,千万不要沾染政zhi。”

“老袁,不是我想沾,是我们不得不沾。”

袁更无奈地摇了摇头。

“可这太惊世骇俗了,会闹出大动静的!”

熊炳权脸色严肃。

“大秦之裂变闹出的动静还小吗?”

袁更一本正经说:“蛇口再怎么折腾经济,跟整个粤东相比,也是九牛一毛,只有在这上面取得突破,对全国的改革形势才是最好的帮助,如果说大秦之裂变是文学上改革的一杆大旗,我们蛇口要争当zheng治上的。”

“可这太危险了,闹不好”

熊炳权紧皱眉头,忧心忡忡。

“出了事我来扛,大不了就是车裂嘛。”

“这个商鞅,我是当定了!”

袁更语气坚定道。

很快地,蛇口的12字口号,连带着袁更关于大秦之裂变的读后感,一级一级,递到了粤东领导的面前,众人是又惊又喜。

特别是请方言这个大作家,来粤东开个大秦之裂变座谈会的建议,很是赞同。

如今在粤东,方言的名头比他们都大。

他已经不仅仅是改革文学,而是改革的标志性人物,甚至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先锋符号。

于是,连同这个建议,作为内参,出现在了老人的案头上,他一边翻,一边笑道: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

“讨论得都很激烈。”

胡木桥直说,理论上讨论到底姓什么,司法上讨论该不该为改革立法,经济上讨论能不能有商品,甚至谈到包产到户、个体户

“那就说明这篇写得好啊。”

老人放下手里的文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