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2章 铁生,北海的菊花开了(1)

离开沈丛文家,方言和汪曾其缓缓而行。

“你刚刚那句,妙,妙,说得太妙了。”

汪曾其夸赞道:“全国各地的美食虽好,究其也不过是手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方言嘿然一笑。

“老师刚才的建议,你不妨琢磨琢磨。”

汪曾其说:“也许怎么教人写散文,我不擅长,但论美食怎么吃,我倒可以指点一二。”

“那敢情好,谢谢汪老。”

方言朝着公交车站,边走边说。

汪曾其堪称“人间美食地图”,名副其实的大吃家,单单在吃的方面,写了不下二十篇的散文,人间草木、故乡的美食、五味、肉食者不鄙等等,就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都承认,纪录片受到了他的影响。

倘若当时汪老在世,总顾问应该是他。

“如果决定了要写美食,找个机会,我带你先在燕京吃一圈,从城东吃到城西,从城北吃到城南,吃完燕京,咱们再到外面吃。”

汪曾其道:“先吃津门,再吃鲁东,一路往下,吃江南、安皖、江浙、闵建、粤东”

“慢着,慢着,您可别再说。”

方言道:“再说我得流哈喇子了。”

“哈哈哈!”

一老一少,放声大笑。

先把汪曾其送到车站,方言然后去了趟燕京文学编辑部,奉上修改好的。

当得知沈丛文要指导方言精进散文,王朦、周雁茹等人为之震惊。

当得知沈丛文给方言安排了散文作文,王洁这个债主比其他人都要惊喜,都要兴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那山那人那狗是第二篇,定在第五期的燕京文学头版位置,也就是12月发表。

这篇散文一交,跟王洁的债务才算是一笔勾销。

“我写得多,散文我是头一遭。”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写得不好,你们可别笑我。”

“放心吧,母不嫌子丑,我们娘家人怎么舍得笑话你呢。”

李悦、黄忠国等人相视一笑,有沈丛文和汪曾其保驾护航,方言的散文处女作能差嘛?

“何况,我相信岩子你的眼光。”

周雁茹拿出最新一期的十月,“不用说,这篇秋天的怀念是你挖掘的吧?”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