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4章 我怕风浪大?(3)

我觉得没那么严重,至少不会像苦恋那么严重。方言说,相反的,如果成功的话,绝对会是军事文学新浪潮的发轫之作,十月也就能站在这次新浪潮的潮头。

我也有这种感觉。

章守仁语气里透着丝兴奋。

刊登,利益极大。

方言道:不刊登,损失极大。

可是风险也极大,太冒险了。

张仲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担心刚刚步入正轨的十月,又碰上一次滑铁卢。

这个险,我觉得值得冒。

章守仁沉吟片刻,出声支持。

守仁,怎么连你也这么觉得?

张仲锷提醒李村葆这个故事,可是触及到阴暗面,尺度把控不好,容易招惹祸事。

仲锷,矛盾是永远存在的。

章守仁摇头说:我支持岩子,支持李村葆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而且要大胆地写出来,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华夏的军事文学何谈发展!何谈繁荣!

张仲锷张了张嘴,但不知道说什么。

张老师,您也不用太担心。

方言道:要不我去请教下冯老他们?

问冯老他们?

章守仁和张仲锷面面相觑。

方言点头,他和李村葆都觉得这个故事写成的稿子,还不够生动,没有展现出英雄人物的成长性,也没有突出军事文学的新理念。

因此,李村葆主动请缨,再次到南疆去,深入部队去采风调研。

而像这种走访调查的任务,特别是到军区的,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才行。

相比于十月,不管是总政文化bu,还是作协去对接,都比编辑部的名义要好。

村葆啊?

冯木听方言讲完,笑了笑,想不到你竟然约到了他的稿子。

方言疑惑道:您跟村葆同志认识?

怎么会不认识呢。

刘柏羽打趣说他们是师生关系。

方言张张嘴,合着自己跟李村葆同辈啊,他一口一个方老师,倒是自己占便宜了。

刘老,那村葆同志去南疆的要求

这种诉求,你们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刘柏羽认真说:已经有很多与会的同志主动要求,要到滇南和桂西的部队去走访。

方言问:那您的意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