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柏羽不无感慨道。
邦宽同志说,这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好稿子,准备结合起来,写个内参报告递上去。
刘柏羽点了下头,另外,是不是也可以像高山下的花环一样,向全军下发通知,组织部队阅读利剑行动?
邦宽同志道:我看可以,最好在军报上也登几篇评论,对"特种作战"来个讨论。
一周之后,刘柏羽关于利剑行动的评论,紧随着最新一期当代的出版而发表。
继高山下的花环之后,利剑行动迅速在军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连锁反应。
无异于,在整个军事文学新浪潮中又释放出一颗集团冲锋的信号弹。
就像刘柏羽刊登在解放jun报里的评论写着:
在1982年军事文学题材创作座谈会之前,新时期的军事虽然有西线轶事等作品,但仅仅只是单兵作战,难成大势。
然而今日不同,高山下的花环和利剑行动两篇,一南一北,相继问世。
不仅宣告了新时期青年军事作家的集群崛起,拉开了新时期军事进入高潮的序幕。
而且以此为象征,成功地开辟了反映"和平军旅"、"当代战争"、"未来作战"、"谍战反特"的四条战线,昭示了一大批青年军事作家将会像李村葆和方言一样,在这四条战线大显身手!
军事文学崭新的未来已呼啸而来!
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