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2章 《商鞅》首演前夕(2)

方言拿上公文包,赶着去人艺。

商鞅的最终彩排,就在今天下午。

在此之前,先上趟人文社,找师兄蹭饭。

方言坐在章光年的对面,扒着搪瓷杯里的红烧肉,“师兄,您觉得怎么样?”

“你这武侠,倒是跟香江的不一样。”

章光年随手翻了翻一代宗师黄飞鸿。

“嘿嘿。”

方言嘴边粘着一粒饭,说自己的跟香江新派的最大相似之处,就在于把武侠元素融入到华夏历史当中,而区别在于武功的高低。

章光年满意地点头,准备让人文社多印出几份样本,然后让胡木桥代为转交。

“师兄,到时候您也得给我一份。”

方言要把修改好的一代宗师黄飞鸿以及创作谈,用ems寄给城编辑部。

“吃饱了吗?”

章光年慈眉善目,递上个窝窝头。

“吃饱了,吃饱了。”

方言摇了摇头。

章光年道:“这届茅盾文学奖的提名名单出来了,想不想知道自己入围了没有?”

“当然想啊,师兄!”

方言脱口而出。

整个茅盾文学奖实行票决制,评奖委员会的评委会对参评作品阅读、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不超过10部提名作品,然后会在这10部提名作品里,选出获奖的长篇。

到目前为止,文艺报上尚未公布入围名单的10本。

“你就这么急着想知道?”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我只是想知道大秦之裂变入选了没有。”方言道:“毕竟,这是老师亲自指导过我的。”

提到“沈雁氷”,师兄弟二人都陷入了沉默,气氛变得淡淡的伤感。

半晌,章光年清了清嗓子,“恭喜你啊,小师弟,大秦之裂变入围了。”

“谢谢师兄。”

方言并不感到意外。

相比于提名,相比于自己的其他作品,他其实最在意的是大秦之裂变能否获奖,因为这本书的意义非凡。

章光年说,“你也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只是初选,能不能获奖,要看终选评审环节。”

方言也不再多问,站了起来,告辞离开。

“别急,一会儿我送你去人艺。”

章光年说自己也要去看商鞅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