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7章 鲁迅先生还说了(3)

湘西采风,寻找湘楚文化。”

“是嘛!”

方言大为意外。

古桦点了点头,“他去了你说的那个苗寨,回来就跟我说,自己找到了还活着的湘楚文化,然后又去了湘西那侗、瑶、土家族”

两人正谈着,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们在聊什么呢?”

“丁铃先生!”

方言和古桦回过头,就见李尧堂领头,左右站着沈丛文、丁铃、李清泉、徐钢等人。

“巴老好!”

“李老好!”

“”

看着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李尧堂转头望向丁铃,“老丁,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们两个是文学讲习所的同学吧,都是第”

“第五期的学员。”

丁铃笑道:“说起来,文学讲习所的创作班已红恢复了好几届了,但要说成绩,还得是小方、小古他们这第五期的学员最优秀了。”

“到底是五期生嘛!”

李清泉、徐钢等讲习所的人听到这话,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满脸笑容,毕竟,这五期的学员里一下子出了两个茅盾文学奖得主。

“刚刚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丁铃作为文学讲习所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看向方言这两个学生,目光中充满欣慰。

方言于是如实地相告,说得滔滔不绝。

“我所说的,不是一种恋旧情结和地方观念,也不是停留在方言、歇后语之类的使用,而是重新认识民族文化,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回顾这些,也许会有了新的文学觉悟。”

“所以你才会提到‘岭南文学’、‘粤味’,才会写跟岭南文化有关的武侠。”

沈丛文和万佳宝等人互看一眼。

“武侠!?”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惊讶。

“岩子,你怎么会想到写武侠呢?”

徐钢疑惑不解。

方言看他急切的样子,就像看到武侠里,名门正派的长老看到最得意的正道弟子,忽然投身于魔道邪教一样,立刻解释了一番。

此武侠,非彼武侠。

自己搞的既不是民国鸳鸯蝴蝶派的武侠,也不是香江新派意义上的武侠。

而是基于华夏武侠文化的历史。

叫歼十改,不,叫“历史文学”的变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