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5章 扬名华人圈(3)

个理论的方言,自然也被反复地提到。

随着各大华文报纸的报道,方言这位青年戏剧理论家,渐渐在华人圈里,小有名气。

话题围绕着方言,白若雪和陈若曦尽管是第一次见面,却仿佛一见如故,闲聊了起来。

我听萧老说,你和方言在美国出版了一本?陈若曦语气里透着好奇。

喔,还有这种事!

江楠看了看被包围的方言,又望了望白若雪,就见她摆了摆手,谦虚地说:是方老师独立完成的,我只是替他做些翻译工作。

萧乾笑道: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翻译跟创作没有高低轻重之分,两者都很重要。

文洁若欣然同意,甚至陈若曦直接搬出余光中的说法,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我非常地认可这个观点。

然而,江楠的关注点并不在此。

你们写的那本叫什么?

拯救大兵瑞恩。

白若雪从包里,拿出随身携带的书。

能借我看一看吗?

陈若曦接过手,饶有兴趣地翻阅起来。

过了15分钟左右,接风宴正式开始。

陈若曦刚看了个开头,就被情节深深吸引,问道:已经在美国开卖了对吗?

方言点头说:有一两个月了吧。

是嘛,那我可要买一本,好好地读一读。江楠一开口,在场不少人也纷纷地响应。

方言莫名地有一种天桥卖艺的感觉。

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而陈若曦不但要捧个钱场,还要帮着宣传,既向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的成员们推荐,也要在华侨日报等报纸上,点评这本书。

那敢情好啊!

谢谢,谢谢陈女士!

方言一听拯救大兵瑞恩会出现在华侨华人海外创办的报纸上,心里又惊又喜。

正愁着该如何在美国打开局面,这不就来了嘛

,真的是瞌睡了,都有人来送枕头。

不用客气,举手之劳。

陈若曦告诉他,自己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得出了个体会,那就是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第一要有祖国,第二要有世界。

您说的一点也不错,第一要有祖国,第二要有世界!方言举起酒杯,邀众人干杯。

干杯!

在欢声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