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9章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1)

此时,屋内鸦雀无声,一个个神情复杂。

柏先生,你这反思有点过头了吧?

方言脸色不快。

一点儿也不为过。

柏杨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我知道我说出这样的话,大家肯定第一时间难以接受,甚至感到愤怒,可我不是随便乱说的。

然后喝了口水,我是反复地看了日本和美国作家先后写的丑陋的日本人和丑陋的美国人,结合自身,才作出这样的论断。

丑陋的美国人,我没看过。

潘耀名皱皱眉,但我翻过丑陋的日本人,高桥敷对整个日本人和日本社会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给出了很多强有力的论据,不知道柏先生做出这个判断,又有什么依据吗?

柏杨道:我的依据,首先就是鲁迅先生提到过的"酱缸文化"。

酱缸文化?

王安逸、潘耀名等人诧异不已。

白若雪轻声问:方老师,鲁迅先生还说过这样的话?

你应该想说的是染缸文化吧。

方言立刻纠正其中的错误。

鲁迅先生曾经在两地书写过,华夏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但那时候是军阀混战的民国时期。

不错不错,关于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觉得"酱缸"比"染缸"更贴切。

柏杨把拐杖往地上戳了戳,滔滔不绝道。

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酱缸"!

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

酱缸的酸臭味太强了,强到能够泯灭一切兰芷芬香,最终使放入酱缸的各色原本千差万别的食材只挥发出同一种味道。

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大多数人就是生活在这个"发酸发臭"的酱缸里的"酱缸蛆"。

结果落到今天这种丑陋的地步,所以我把华夏人概而言之曰,"丑陋的华夏人"!

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方言越听,越确定这丫的是什么成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反思怪。

简直是堪比龙映台的反思怪鼻祖。

于是就不能再犹豫,必须出重拳。

跟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文艺!

(ps:柏杨和他的丑陋的华夏人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