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红。
“你的意思是,推广华夏文学作品,要利用好电影这个载体对吗?”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电影可比文学,更容易打破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更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方言点了点头。
“这倒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章光年皱了皱眉,“只不过听王朦说,现在华夏电影行业从上到下,是乱得一团糟。”
“这是向商业化、市场化、娱乐片转型必然的阵痛期。”
方言道:“这只是一时的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华夏作家要怎么讲好华夏的故事。”
章光年欣然同意,“华夏故事还得靠我们华夏人自己来讲,像末代皇帝,虽然讲的是华夏的故事,拍得也美则美矣,终究是西方视角,在我看来,是不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和视角的冲突分歧。”
方言道:“所以我觉得,华夏作家除了讲好华夏自己的故事以外,还可以讲其它故事。”
章光年当听到他说“讲好华夏故事,不一定要讲华夏的故事”时,不由地一愣。
不讲华夏的故事,怎么能算是讲好华夏故事呢?
但当听着方言滔滔不绝地解释,拧成一团的眉头很快就舒缓开来,整个人豁然开朗。
“欧美的电影经常就以西方的视角来拍他国的历史,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做其他国家题材的作品,我觉得华夏人对其他题材的解读,本身也是华夏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你在法国报纸上刊登的大国崛起是嘛?”
“没错,师兄!”
方言又拿出石铁生的触不可及举例,原本是石铁生和他小伙伴的故事,却已经被改编成了美国尼哥和白人之间纯洁友谊的温情电影,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昭和米国物语这种乐子人游戏。
“果然让你来坐燕京作协的这个位子,真的是一点儿没错!”
章光年一扫脸上的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离开大楼的时候,夕阳西下,余晖落在方言和章光年的脸上。
临别之前,章光年特意地问到大国崛起:“现在你手头上有几篇了?”
“目前只有4篇,葡萄牙篇、西班牙篇、荷兰篇和英国篇。”
方言如实相告,再加上美国篇,这五篇其实算是涵盖了大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