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老师,我看是不是可以这样?”
“你打算怎么样?”
方言看着这个曾经给自己打下手、现在已经独当一面的老搭档。
“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都是来之不易的上乘之作,我看我们是不是不要一起发表?”
朱伟建议先发表明朝那些事,等这部作品完结了以后,再发表大明王朝。
方言道:“你这个提议是想拉长的连载时长,来带动人民文学的热度和销量是吗?”
朱伟点了下头,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放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实在是太浪费了!
“虽然你这个建议不错,但是从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的角度看,我却不能同意。”
方言说,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是相辅相成,没有前者科普历史,就无法让读者对明朝历史了解个大概,而若是没有后者,就无法让读者感受到明朝封建体制运作逻辑和社会险恶。
陈晓曼总结道:“一本代表知识面广度,一本代表知识面的深度。”
朱伟思索片刻,“方老师,是我想的欠妥当了。”
“不错,当然朱伟的意见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不如两本书的连载时间错开来。”
方言说,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的发表上间隔一期。
“这主意好!就这么办!”
众人拍手称快,就连朱伟也再无任何异议。
“不过你们也先别高兴的太早了,审核上不能有丝毫松懈,毕竟我对明史还达不到登堂入室的地步。”方言提醒道,“所以编辑部最好找几个明史方面的专家和教授来当顾问,不求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必须严格按照史料,但至少是基本符合历史逻辑,没有明显的常识性历史错误。”
“好嘞!”
一个个顿时充满干劲,一扫之前人民文学没落时死气沉沉、暮气森森的样子。
整个编辑部,在开年的第一天,就被新官上任的方言狠狠地灌入满满的活力!
忙活了一个上午后,作为主心骨的方言自掏腰包,请编辑部所有人去丰泽园搓了一顿。
紧接着忙里偷闲,抽空去了趟雍和宫大街,参加公司的开业典礼。
此时,铜狮首拉手朱门的一侧挂着“明天下文化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的牌子。
石铁生、余桦、郑渊杰、刘振云等人呆在门口,左右张望。
“那个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