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被这种无形的‘场’侵蚀了生命本源。”
楚瑾宸听着林微的分析,脸色阴沉。他想到了自己当年重伤后,伤口反复溃烂、高热不退,太医们束手无策的情形,若非那位隐世高人,他恐怕也早已化作枯骨。如今看来,当年暗算他的兵器,即便没有直接沾染珠子碎片,也极可能被这种邪异的“场”所浸染过!
“必须尽快弄清那些符文的含义!”楚瑾宸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关乎的,已不仅仅是本王的旧怨,更可能关乎一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极其危险的力量。”
就在调查似乎再次陷入僵局时,玄一带来了一个突破性的消息。
“王爷,王妃!”玄一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有一位隐居在京郊西山的老学士,姓陶,曾在前朝翰林院供职,专攻金石异文,晚年因不满朝政隐居。我们的人几经周折,才将拓本送到他手中。他研究了数日,刚刚让人传回口信,说说这些符文,他似乎在某种极其罕见的、关于‘上古巫祀’的残破玉版上见过类似的痕迹!”
上古巫祀!玉版!
这两个词让楚瑾宸和林微精神大振!
“陶学士还说了什么?”楚瑾宸急问。
玄一继续道:“陶学士言,这些符文并非文字,而更像是一种承载着特定信息和力量的‘契约印记’或者说‘封印符咒’!其核心含义,指向一种名为‘幽嬗’的古老祭祀,旨在通过某种媒介(他推测可能就是那珠子),沟通或引动一种存在于‘虚实之间’的、阴寒而充满‘死寂’之力的存在!祭祀成功,或可获取某种力量,但更可能是打开通往灾祸的大门!他还说,那玉版记载残缺,最后部分似乎提到了‘门’、‘钥’以及‘大寂灭’之类的词句!”
幽嬗之祭!沟通虚实!引动死寂之力!门与钥!大寂灭!
陶学士解读出的信息,虽然依旧模糊,却与他们在古墓中的所见所闻惊人地吻合!那青铜门,那祭坛,那作为钥匙的幽冥珠!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古老而恐怖的祭祀仪式!
“陶学士现在何处?本王要亲自见他!”楚瑾宸当机立断。这样的人物,必须亲自接触,才能获取更详尽的信息。
玄一却面露难色:“王爷,陶学士性情孤僻,言明只见送拓本之人,且绝不踏入京城一步。他如今在西山脚下的草庐隐居,周围看似寻常,实则有不少身手不错的仆人,恐怕不易强请。”
楚瑾宸沉吟片刻,看向林微:“微儿,看来,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