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玉髓雷木寻踪急(2)

悄然离京,奔赴帝国四方。

与此同时,林微对帛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她发现,那些记载“幽嬗之契”与抑制之法的帛书,其材质本身也颇为特殊,似是以某种耐腐蚀的蚕丝混合了极细的金属丝编织而成,才能历经漫长岁月而不腐。她尝试用微火灼烧帛书边缘(极小心的一角),发现其竟能短暂地隔绝甚至反弹一丝微弱的寂灭气息(她用封存在琉璃瓶中的、从王爷岭带回的一缕微量灰雾测试)。

“王爷,这帛书的材质,或许本身就有一定的抗性!”林微将自己的发现告知楚瑾宸,“若能弄清其成分和编织之法,或许能制作出更好的防护器具,甚至用于加强封印!”

楚瑾宸拿起那卷帛书,感受着其冰凉而坚韧的触感:“此物确实不凡。可让墨羽顺着齐王当初获取此物的渠道反向追查,看能否找到来源或制作方法。”

新的线索不断出现,但每一条都指向更遥远、更艰难的方向。然而,楚瑾宸和林微都没有丝毫气馁。他们深知,与“寂灭”这等层次的威胁对抗,本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耐心、智慧与不懈的努力。

就在搜寻队伍派出后的第十日,一个关于“赤火玉髓”的意外消息传了回来——并非来自南疆,而是来自宫内。

永嘉帝病情稍有起色,召楚瑾宸入宫叙话。言语间,问及他腿疾康复之事,楚瑾宸以“赖父皇洪福,得太医院尽心,加之自身毅力,方有寸进”谨慎应对。永嘉帝似乎颇为欣慰,赏赐了不少滋补药材。

临告退时,侍立一旁的戴权公公仿佛不经意地提了一句:“瑾王爷身子骨见好,真是社稷之福。说起来,库房里好像还有几块前些年南疆进贡的什么‘火玉’,颜色挺鲜亮,陛下嫌其燥热,一直搁着,王爷若用得着,老奴回头找找?”

火玉?极有可能就是赤火玉髓!

楚瑾宸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微微躬身:“有劳戴公公费心。若方便,看看也好。”

这看似随意的提及,背后定然有永嘉帝的默许,甚至可能就是皇帝本人的意思。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对楚瑾宸此番“立功”且“康复”的肯定与赏赐,也是一种更深的笼络。

回到王府,楚瑾宸立刻将此事告知林微。

“若真是赤火玉髓,那便是天助我们!”林微欣喜道,“省去了南疆跋涉与部落交涉的诸多风险与时间。”

楚瑾宸却目光深邃:“父皇此举,意味深长。他赏下的,不仅是玉髓,更是一份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