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吗?”
蓝溪摇头,心里已经做好了被批评的准备。
“你太专注于‘步骤’,而忘记了‘目的’。”李教授拿起清洁工具,“清洁不是为了完成流程,而是为了彻底且温和地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化妆品。你的每一个动作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的。”
她示意蓝溪坐下,然后亲自演示:“看,我的力度是根据不同区域调整的。t区油脂多,力度可以稍大;两颊敏感,就要轻柔。你的手指应该能‘读’出皮肤的需求,而不是机械地重复动作。”
蓝溪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自己与教授之间的差距——那不是技术上的差距,而是理解层面的距离。
“专业美容师与业余爱好者的区别就在于此。”李教授放下工具,“业余者学的是‘怎么做’,专业者学的是‘为什么这么做’。只有理解了背后的原理,你才能灵活应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
这番话让蓝溪醍醐灌顶。她一直死记硬背步骤和成分,却从未深入思考过每个操作背后的科学原理和设计逻辑。
“谢谢教授,我明白了。”蓝溪由衷地说。
李教授点点头,走向门口,又停下脚步:“顺便说一句,你的手法虽然生疏,但有一个优点——你很专注,而且真心尊重你的工具和客户。技术可以练习,态度却是天生的。保持下去。”
教授离开后,蓝溪站在原地,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是她今天收到的第一个肯定,虽然微小,却足以支撑她继续前进。
那天晚上,蓝溪在宿舍里学习到深夜。她不再简单地背诵化学成分表,而是尝试理解每种成分的作用机制、配伍禁忌和适用场景。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手法,直到手指酸痛得几乎握不住笔。
室友早已入睡,台灯下只有她孤独的身影。偶尔她会感到沮丧和无助,特别是当复杂的知识点难以理解时,但她没有放弃。
凌晨两点,蓝溪终于合上笔记本,准备休息。她站在窗前,望着寂静的校园,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任何值得拥有的东西,都值得为之努力。”
美容对她而言,不仅仅是一门专业,更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每一次学习,每一次练习,都是向着更加自信、更加专业的自己迈进一步。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教室,蓝溪已经站在操作台前继续练习。她的手指依旧酸痛,眼下有着淡淡的黑眼圈,但眼神却比昨天更加坚定。
同学们陆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