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还在世的贾强和王萌,他们四人当年都是陈娟的同班同学!而且,根据当时一些零散的记录和校友回忆,他们四人在班上关系比较密切,算是一个小圈子。而陈娟她家境普通,性格据说比较内向,似乎似乎和那个小圈子有过一些过节?但具体是什么,时间太久,没人说得清了。”
张涛接过资料,目光迅速扫过。
贾强,现任某实权部门副局长。
王萌,现任某重点中学高级教师,颇有名气。
而赵辉和李婷,已经变成了死亡名单上的名字。
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开始在张涛脑海中浮现:多年前,一个花季少女的非正常死亡,几个证词高度一致、关系密切的同班同学,一个被官方结论强行平息却充满疑点的案件,一个悲愤欲绝却被斥为“臆想”的哥哥多年后,当年那些同学纷纷步入社会,成为各自领域的“成功人士”,然后,其中两人接连以某种极其“干净”却诡异的方式离奇死亡
这还能是巧合吗?
世界上没有如此精准的巧合!
张涛几乎可以肯定,他面对的,极有可能是一场精心策划、跨越了漫长时光的复仇!那个当年被称为“情绪不稳定”的哥哥陈浩,无疑是首要的、也是唯一的嫌疑人!他的动机清晰得令人窒息——为妹妹讨回迟到的公道,以他自认为正义的方式。
然而
怀疑仅仅是怀疑。推理无法代替证据。
如何证明?
赵辉和李婷的死亡,现场勘查、法医检验,所有现代刑侦手段得出的初步结论,都是“意外”或“自然死亡”。没有凶器,没有痕迹,没有毒物反应(至少常规检测没有),没有目击证人。完美得像一场场天衣无缝的犯罪。
如何将二十年前一桩结论为自杀的旧案,与眼前这两起毫无证据指向他杀的“意外”联系起来?法律讲求证据链,而现在的证据链,几乎是断裂的。陈浩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吗?或许有,或许没有,但即使没有,也无法将他和那些“意外”直接挂钩。动机?强烈的动机在缺乏实证的情况下,反而可能被视为警方的臆测。
张涛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仿佛看到了真相的轮廓,它就站在迷雾的彼岸,清晰却又遥不可及。他手握着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却找不到任何一条可以通往那个解释、并能被法庭认可的桥梁。
凶手——如果真的是陈浩——像是一个高明的戏剧导演,精心布置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