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落在一本旧相册上。她取出它,翻开封面,第一张照片就是全家福——父亲还在世时拍摄的。照片上,年轻的父母微笑着,她和陈浩还是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眼中全是无忧无虑的光芒,仿佛整个世界都是友好而安全的。
那时的陈浩已经显露出保护者的天性,小小的手臂搂着妹妹的肩膀,仿佛随时准备为她抵挡世界的任何伤害。蓝溪的眼泪无声滑落,滴在相册的塑料膜上,模糊了照片上弟弟那双明亮无邪的眼睛。那个保护她的小男孩如今需要被保护,甚至需要被拯救——从他自己的手中,从他选择的道路上。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河堤上,陈浩正倚着栏杆,凝视着下方浑浊的江水滚滚向前。晨光在水面上破碎成千万片闪烁的金色碎片,刺得他眼睛发痛,或者说那是未流出的泪水造成的效果。
他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无声的地震,震源深处是他数月来赖以生存的信念系统。蓝溪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击着他精心构建的仇恨堡垒,每一句都精准地砸在裂缝上。母亲的记忆被唤醒,不再是复仇的燃料,而变成了质疑的种子,这些种子正在他内心最肥沃的土壤——那尚未被仇恨完全侵蚀的对爱与光明的渴望——中悄悄生根发芽。
“她真的会心痛吗?”他对着江水低语,声音被水流声几乎完全吞没,“看到我变成这样?看到我双手可能已经沾满了鲜血?”
一阵晨风吹过,带来江水的腥味和远处城市的嗡鸣。在那瞬间,陈浩几乎能想象母亲就站在他身边,就像小时候每当他困惑时那样,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温柔地等待他自己找到方向。
但他找不到方向。只有问题,越来越多的问题,每个问题都像一把钥匙,可能打开解放之门,也可能打开更深的监狱。
如果他放弃复仇,那些伤害母亲的人就能逍遥法外吗?正义就能得到伸张吗?社会系统会给予他们应得的惩罚吗?如果他继续,他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做过的事能否被原谅?即将要做的事会将他推向何方?如果他选择停止,那些已经付出的代价——道德上的妥协,可能已经造成的伤害——又将如何计算?
陈浩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悬停了很久。只需要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他就能继续那个已经策划了数月的计划。那些人将会付出代价,以他精心设计的方式。这种想法曾经给他带来一种黑暗的满足感,一种掌控感和目的感。
但此刻,按下发送键的手指却重如千斤,仿佛那不是电子设备,而是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