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会越来越好的。林念禾靠在椅背上,闲适地应道。
他们俩听着蝉鸣,吹着电风扇,心情很不错。
正这时,一道软乎乎的声音传来:
李爷爷,禾禾姐。
爷俩同时睁开眼,两双眼睛都看到了不远处一大一小两个小孩。
牛娃一手拉着杨裕民,另一只手拎着个小背篓。
杨裕民长高了许多,九月就要读三年级了,他仍戴着助听器,笑得特别好看。
禾禾姐姐。牛娃拉着他走过来,把竹篓放下说,裕民给你拿了蘑菇,我带他上山采的。
谢谢你们。林念禾笑着捏了下杨裕民的脸,朝牛娃说,你们去洗洗手。
好。
牛娃拉着杨裕民去洗手,林念禾起身去大队部旁边的小卖部买了两支雪糕,等他们洗好手便分给他们。
两个孩子在山上跑了大半天,累得脸蛋通红。
杨裕民不像小时候那样黏人,但视线一直跟着林念禾转悠。
裕民,期末考成绩怎么样?
&
lt;divcssntentadv>林念禾问了个很容易遭小孩烦的问题。
杨裕民的眼睛却亮亮的,似乎早就等着她问了。
他说:我全部考了一百分。
真厉害!
林念禾由衷夸赞。
村小的成绩依旧很好,上初中的孩子们也大多名列前茅。
这和老师们的努力分不开,也与兼任村小教导主任一职的王红有关。
当然,每逢寒暑假就开小补习班的苗红旗、王雪、余香琴他们也有大功劳。
大学生给中小学生补课,在这个年代绝对是奢侈行为。
他们不仅给孩子们讲知识,也给他们讲城市和大学。
无数的言语描绘出山外的世界,给孩子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了走出去的火苗。
你们俩饿了没?中午没吃饭吧?
林念禾说着便站了起来:走,跟我回家吃饭。
好!
林念禾背上杨裕民的小背篓,一手拉着一个,带他们回到知青点。
风铃跟在他们身后,摇晃着尾巴。
知青点的房子也翻修过,但没有重建。
李大和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反正就是不想动它。
王红那会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