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木炭的学问(2)

一句话,提起裙摆,迈进店里。

卫骁从门口看进去,见一个掌柜模样的人,把沈寄风领进后门。

卫骁环顾四周,眼见四下无人,翻过商铺边上的围墙,跳进沈记后院。

“吴叔,我想买两万斤木炭,你说是去官营的炭场买划算,还是去直接从车家和李家选一家。”

“郡主。”一道中年男子的声音响起,“官营炭场的炭质量不如车家和李家,这两家价格比官营每斤贵一文,郡主您是大主顾,他们肯定会给您优惠,应该能协商出和官营一样的价格。”

“咱们汴京城内什么都贵,炭也一样,如果沈记从其他州府调货,成本能降下来多少?”

“额。”吴掌柜显然没想到沈寄风会有此一问,停顿片刻后道:“虽然每斤能便宜一到两文,但长途跋涉,损耗和运输成本也增加了,像木炭这样的单价低重量轻的消耗品,最好还是在咱们当地采购,郡主。”

沈寄风从西京走得太匆忙,没有打听当地的炭价,雇一辆牛车到西京要200文,2万斤的炭至少要雇20辆车,单是这一项就是4两银子,足够再买差不多1000斤炭了!

倘若是一次也就算了,但炼银对炭的消耗巨大,一斤矿石差不多需要一斤半的木炭。沈寄风摇着头,绝对不行,不能把钱都浪费在路上。

“吴叔,你知道汴京城里,谁炼炭炼得好吗?”

沈寄风的问题让门里的吴掌柜和门外的卫骁同时一愣,前者是因为话题跳得太快他没接上,后者是他认识一个人,是炼炭的行家。

“郡主,这还真把小老儿难住了,要不让我去打听打听?”

“不必了。”沈寄风怀着心事出了沈记,西京不比汴京小,买木炭容易,天蒙山纵横上百里,倘若能就地取材,在矿场附近开个炭窑,岂不是效率更高,更划算。

烧炭应该比炼银容易得多,不会出现烧不出来的情况。

卫骁看沈寄风心事重重,知道她是想找能烧炭的人,自己手里倒是有个人可以推荐给她用。可怎么开口呢?直接说就是明晃晃地告诉沈寄风,他跟踪偷听。

“你懂烧炭吗?”沈寄风随口一问。

卫骁心头一喜,“我不懂,但有个朋友懂。”

“你还有朋友?”沈寄风诧异。

卫骁挑眉,沈寄风笑笑,“我的意思是在汴京吗?还是西京,我可以见见吗?”

“在汴京,郡主若有需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