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业’啊。”一个沉稳带着笑意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陈朝阳回头,看见院长不知何时已站在那里,背着双手,正含笑望着他,目光中充满了探究。
“院长。”陈朝阳立刻挺直身躯。
院长摆摆手,踱步进来,目光扫过一片狼藉却“战况”清晰的沙盘,最终落在这错综复杂、被重点标注的坑道网络上。
“我看了这几天的推演纪要,也听了几位教研室主任的汇报。
从团级的主阵地防御,到营连级的支撑点争夺,甚至排级的夜间反击你把‘坑道’这两个字,玩出花来了。”
他走到沙盘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一个代表核心坑道枢纽的位置,语气渐渐凝重:
“朝阳啊,我打过的仗不算少,也挖过战壕,躲过炮击。
但我看你搞的这一套,已经不是简单的防御工事了。
这分明是在构筑一个一个能长期生存、长期作战的地下战争体系。”
他抬起头,看向陈朝阳,不再绕圈子:“你老实告诉我,费这么大力气,在学院里反复锤炼这套战法,
你是不是认为,朝鲜那边的仗,短期内根本结束不了?
战场即将甚至已经转入了一场长期的战略相持与拉锯?”
陈朝阳迎着院长探询而锐利的目光,没有任何回避,坦然地点了点头:
“根据目前敌我技术装备、后勤补给和国力的巨大差距,我军想要重现前期运动战那样大规模歼敌、快速推进的局面,已经非常困难。
而敌人想突破我越来越坚固的防线,也同样要付出血的代价。
僵持,是双方力量达到某种平衡后的必然结果。”
他拿起指挥棒,在沙盘上沿着模拟的“三八线”划了一道:“战线可能会逐渐稳定下来,但战斗不会停止。
未来的较量,会变成围绕一个个高地的反复争夺,用无限的消耗战,来考验双方的意志、国力和指挥智慧。
我们提出的坑道体系,就是为了在这场漫长的消耗中,让我们能更有效地保存自己,更持久地消耗敌人。”
“是啊谈判的声音,在国际上,都已经起来了。
仗打了快一年,大家都累了,也都看到了,谁也无法轻易吃掉对方。
坐下来谈,恐怕是迟早的事。”
“谈判是政治的需要,也是战争的延续。”陈朝阳接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