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58 不是想种就能种(2)

装在小车上,推进抢救大厅。

食堂大厨们听说是解释给大郢人听的,除了送了生的,还送了煮好的玉米、红薯和土豆过来,每人一小盘纯属尝个味儿l。

小徐拿出手机,播放一段高山的视频,指了指玉米和红薯,这图文并茂的说明效果非常好用,司农寺少卿田进看懂了。

小徐又播放了偏旱高原的视频,同样指玉米和红薯;之后再放平原地区的视频,指向土豆。

抢救大厅每个大郢人都领到了一份水煮试

吃,包括司农寺少卿田进。

每个人都认真尝了,红薯香甜、土豆软糯、玉米甜糯只是水煮就这么好吃了?!

小徐又向他们说明了这三种农作物目前的产量,以及种植方法。

金老把产量换算出来,种植方法大概只能让小徐亲自演示了。

抢救大厅里一阵倒吸气声,润和帝和老臣们,包括司农寺少卿都惊呆了,这么高产?这是真实存在的吗?怎么可能?!

但飞来医馆的农仙没必要骗人。

司农寺少卿田进欣喜若狂,如果真的可以,大郢的粮食种植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润和帝一拍餐位板:“郑医仙,这些种子有多少,价值几何,开个价。”

郑院长笑而不语。

飞来医馆缺钱吗?

不缺。

缺食材吗?

也不缺。

但是,缺病人啊!

润和帝急了:“郑医仙,你别不说话。”

郑院长不紧不慢:“陛下,容我想想。”

随后,郑院长、金老和小徐三个人先后离开抢救大厅,留下一头雾水的译语人,以及先震惊后狂喜现在懵圈的大郢人。

润和帝急了:“郑医仙,别走啊!尽管开价!”

老臣们更着急:“陛下!这些对大郢百姓可太重要了!”

民以食为天啊,如果这三种作物能在大郢推广种植,能养活多少百姓?百姓又能繁衍出多少子女?人口多,缴税多,大郢国力就能更强大。

润和帝登基这么多年,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郑院长他们一走,怎么喊也不回来,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只能没好气地看向老臣们:“众卿有什么好主意?”

自从上山住院,润和帝与老臣们就深深感觉到,飞来医馆的医护们对他们没什么敬畏之心,该扎针该挂水该喂药,哪项操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