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05章 天目山上好乘凉(4)

沈该当时的计算中,两宫和他不表态之前,赵瑗也只能得到枢密使杨存中、礼部尚书曲陌、工部尚书侯可意的三票。

兵部尚书程真一直紧跟秦桧,他应该是坚定的主和(投降)派才对。

但是,程尚书居然投了赵瑗一票,这就让沈该大感意外了。

原本毫无悬念的结果,他这一票无关紧要,所以他才没有深思。

现在不一样了,虽然两宫很可能更倾向于赵璩,但是如果他也投了赵瑗,最后表态的太后和皇后,还真未必一定就选择赵璩。

毕竟是深宫妇人,能有什么主见?

外臣这边高下已分,她们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这种情况下,沈该站谁,就至关重要了。

吴皇后道:“现在众卿各有拥立,可谓平分秋色。沈相公,伱意下如何?”

面对眼下大好局势,吴皇后其实很想立即表态,她也支持赵璩。

可是,她和韦太后等于是这场立君会议的主持人,其他人还没有投票结束,她先迫不及待地表态,那就有失公允了。

虽然在感情上,她更倾向于自己的养子赵璩,但是真的在努力做一个贤后了。

可韦太后不管哪个,眼见璩哥儿有一半的大臣支持,而且首相万俟卨是站璩哥儿的,天官也是站璩哥儿的,忍不住便道:“璩哥儿聪明慧黠,老身也觉得,璩哥儿更合适一些,沈相公,你觉得呢?”

沈该本就在摇摆不定之中,只是心中那杆天平,正在慢慢倾向于赵瑗。

实在是赵璩荒唐走板的行为太多,沈该觉得一个庄重稳定的皇帝,哪怕对外立场上有点瑕疵,于赵宋天下也是更有益的。

可这时韦太后先表态了,沈该心中的天平不免就又向赵璩这边倾斜过来。

如果两宫明确支持赵璩,自己这一票其实就用处不大了,还不如也支持赵璩。

这样,一旦这位新帝有些什么荒唐行为,自己作为拥立他的宰相,也更有资格规劝天子。

想到这里,沈该拱手道:“老臣以为,恩平郡王可为天子。”

吴皇后心中一宽,欣然道:“既如此,张大珰,去传恩平郡王来垂拱殿。”

“奴婢遵旨。”

侍立于殿下的张去为知道,大宋帝国的新皇帝,现在已经确定了。

张去为一溜烟儿地出了垂拱殿,直奔恩平郡王赵璩所在的集英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