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25章 平分秋色(8)

这其中风头最盛的杨沅,任命上肯定会有波折,对此赵瑗已经有所准备。

但是展开奏本一看,赵瑗还是吃了一惊。

吏部竟然任命杨沅为建康府通判,宰执们竟然也同意了。

建康府那地方当然不差,它是大宋行都、东南重镇,仅次于国都的重要所在。

正所谓,国家之根本在东南,东南之根本在建康。

雄山为城,长江为池,舟车漕运,数路辐凑,乃今日之关中、河内也。

可它毕竟不是国都,状元一向是要留任都城的,这是把杨沅踢出了中心圈子?

赵瑗顿时心中火起,这是在安排杨沅的去处吗?这是在向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亮出锋利的爪牙。

如果这一次他退让了,君王之威何在?必然助长他们的威势,以后更加肆无忌惮。

就在这时,鹅王殿下拉拉着大脸,怒气冲冲地进宫来了。

兄弟二人商议一番,便召开了“御前会议”。

不过,两位宰相还有魏良臣、汤思退坚执己见。

他们认为,大宋的国都在汴梁,临安只是“行在”,所以谈不上不让状元在京城任职。

建康是大宋的陪都,临安还没有成为“行在”的时候,建康就是陪都,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

而他们要任命杨沅去建康的原因是:秦桧经营建康多年,有意把他曾经任职的这个地方打造成退路所在。

因此,秦桧在建康党羽众多。

虽然上次镇江知府王循友昏了头,上书谏议,请求为秦桧加九锡,被正在密谋香积寺之变,作贼心虚的秦桧“大义灭亲”,把他给贬谪到柳州去了。

但秦桧换上去的建康府知府人选,仍旧是他的人。

再加上秦桧党羽是建康“措置”,江东马步军副总管丁禩是他的大管家。

如今这些人虽然受到了清算,可谁知还有没有没挖出来的?

而且很多新的官员都是刚去建康赴任的,根基太浅。

这时把状元郎调过去做建康府的二把手,这是委以重任,有何不妥?

赵璩才不管他妥不妥,他就知道,这是给杨沅颜色看,要把他踢出朝廷。

在那儿待久了,在朝中的影响力自然会降低很多。

赵璩要让杨沅做秘书省校书郎,他就要,他就要。

御前会议上,官家、晋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