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0章 背锅侠(8)

什么要在蔡州演武阅兵来着?

哦!因为杨沅作为新科状元,在殿试时公开抨击了一直以来的对金国策,主张对金国持强硬态度。

所以,这次金兵南下,就是杨沅搞出来的!

应该追究杨沅的责任!

应该诛杀杨沅,向金国表明诚意,继续遵守“绍兴和议”条约,保证两国和睦。

于是,军人们在积极备战,文人们便以笔做刀,弹劾杨沅的奏章,再度飞向了赵瑗的案头。

其中,以刚刚成为改组为都察院的御史台新任御史肖鸿基言辞最为激烈,弹劾奏章当真是字字如刀,犀利无比。

高层是知道金国用兵真正原因的,问题是这个原因却不能公布。

所以,他们只能压下百官的弹劾,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

而这,被视为是对杨沅的包庇,官员们被激怒了。

“国贼”的称号也被扣到了杨沅的头上。

当然,这种局面还是很诡谲的。

因为,众宰执和众部堂居然没有一个人表态。

主和派的力量现在和主战派是势均力敌的。

这还是因为金兵已经在调动,大宋不得不应战。

不然的话,主和派的力量还要占据上风。

登基才几个月的赵瑗,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官僚系统的意志统一的。

可是,高层就是很诡异地没有一个人表态,包括沈该、魏良臣、汤思退等大臣。

他们当然清楚,杨沅当初的判断没有错。

金兵这次南下,也不是因为杨沅在金殿上的那番奏对。

可问题是,真正的原因不能说啊。

完颜亮遇刺,因而才大怒发兵的真相,早晚是会被大宋百姓所知道的。

但它不是现在,也不能是现在。

所以杨沅成了背锅侠。

一方面,他被“千夫所指”。

一方面,不管是持什么政见立场的高层大佬,都对这种“民怨沸腾”视而不见。

他们既不表态、也不处理,只管埋头做着迎对大战的各种准备。

金国间谍的“揭贴”又出现了,贴满大街小巷,矛头直指杨沅。

为了确保发兵南下的行动能够瞒过所有人,知道真正军事目的金国高层,目前也只有完颜亮、耶律元宜和孔彦舟三人。

这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