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44章 想客户(完颜亮)之所想(6)

前备好舟船,或早伐大木,以筏渡河,此处河面,若非雨水充沛时节,还是很平缓的。”

书记官奋笔疾书,将杨沅所言一一记下。

朱宋璋正在安排船只调度,一转头,就看到宋国的杨学士站在汶水边正指指点点,似乎在吟诗作赋。

朱宋璋虽然大字不识一筐,但他受如今金国的风气影响,也是很喜欢附庸风雅的。

大宋状元在极其推崇汉人文化的大金国,当然是很有市场的。

如果能听他吟诗一首,自我口中传出,岂不是帮我扬了名?

想到这里,朱宋璋赶紧走过去。

结果顺着风儿,他就隐隐约约听到杨沅说:“行军至此,当提前备好舟船,若非雨水充沛时节平缓”

朱宋璋只听得眉毛乱跳,这位这位大宋的状元郎在干什么?

他在勘察我金国地理形势吗?

其实,但凡出使,勘察对方地形、民情、兵力部署,那都是顺手为之的事。

刺探军情、操控舆论、分化敌方阵营,这都是作为一名使节的重要任务。

所以宋国使节一路行来,暗暗记下金国的沿途地理山川形势,并不奇怪。

问题是,谁会干得如此明目张胆呐。

朱宋璋的脸皮子一阵抽搐,赶到杨沅面前,轻咳一声,微笑道:“杨学士,你在说什么?”

宋国使团的书记官正捧着簿册埋头记录呢,想掩饰都来不及。

宋国副使寇黑衣、使团判官于吉光等人便显出几分尴尬来。

杨沅却是云淡风轻地道:“哦,没什么,本学士打算写一部子岳游金记,正在做些记录。”

朱宋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论文,我文不过你。

论武,我武不过你。

可这并不代表我傻啊,你是不是当我傻?

渡船驶上大汶河,朱宋璋便进入船舱,把杨沅勘察金国地理的事,告诉了一直与杨沅避不相见的孔彦舟。

朱宋璋道:“大王,这杨沅太放肆了,他虽是为议和而来,却是满脑子主战、北伐。

方才在岸上候船时,他还在明目张胆地记录汶水地理,妄言来日要领兵北上。”

孔彦舟冷笑道:“年纪轻轻,三元及第,又得到宋国君主的器重,自然是狂妄不可一世了。

来人,把他的狂悖之行都记下来,报与我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