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10章 满朝文武怕了你(7)

人证指认,所以要请你往都察院一行。”

口供,在这个时代就是最重要的证据之一,有了口供,就可以立案调查了。

先行控制相应人员也是合法的,这就类似于那个时代的“双规”。

这么做,主要是怕不拘留的话,嫌疑人及时与同党串供,或者毁灭证据。

所以要先行控制嫌疑人,当然,这时还不能判定人家有罪,属于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措施。

不过,这种措施也是早有成侧。

庆历五年的时候,欧阳修的外甥女儿(妹妹的养女)告他与自己有染,欧阳修这位三品大员也是先被拘去了制勘院,控制了他的人身自由,然后才对他进行调查的。

说到欧阳修这桩案子,他后来是以被诬陷而开释的,还了他清白之名。

他被诬陷的起因,倒与杨沅今日身陷舆论漩涡一样,都是缘于党争。

欧阳修的妹妹年轻守寡,被欧阳修接回了家中养着,他这妹妹膝下无子,便收养了一个女婴。

待这女孩长大,欧阳修做主,把她嫁给了自己的一个族人。

可这女孩和府里一个仆人通奸,被人发现后告到了官府。

这主审官正好是欧阳修的政敌,便对这女子诱供,让她攀咬欧阳修,于是对欧阳修展开了调查。

欧阳修的政敌诱使他外甥女儿诬陷他与自己有染的主要证据,就是他给这个外甥女儿写过的一首词:望江南

“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哪忍折,莺衔柳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这个吧,“我要是早知道你长大了会这般美好,早就留心你了,怎会等到今日?”

这句话确实太暧昧了,人家还是他外甥女儿,他又是个大儒

难评。

最后的调查结果是查无实据,不过此事还是大大地败坏了欧阳修的名声,为此被贬了官。

醉翁亭记就是他在这次被贬后写出来的。

李建武这厢正羞怒不堪,那边吏部司封郎中于益廷也被萧毅然带人控制了起来。

紧接着,吏部官告院的郑公虔又被于泽平带人控制了起来。

再之后,吏部尚左郎中蓝牧也被控制了起来。

他们直接把这些官员“请”上了都察院备好的车子,拉去都察院。

这些官员的轿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