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43章 春天来了(2)

雨水顺着他的蓑衣滴到青砖地面上,很快积起了一片小水洼。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层层包裹的密札,高高捧在手中,沉声道:“天子密诏。”

刘锜退后三步,撩袍跪倒在地,虽是年逾六旬,动作依旧矫健。

宋朝时候,皇帝的一般诏敕,在京官员只需听宣,不用跪接。

但到了地方的诏敕,官员是需要跪接的。

另外就是,如果是涉及人事任免的重大诏命,那么即便是亲王、宰相,也需跪接。

刘锜如今在地方任职,自然无需询问诏敕级别,下跪就是了。

蓑衣人将密诏郑重交到了刘锜手上。

这密诏,连他也不知内容。

刘锜捧着密诏,向天使微微欠身,恭声道:“天使请坐。”

那宫中太监矜持地点点头,在客座上坐下,端起茶来。

刘锜走到书案后,先冷静地检查了火漆封印,才拿起裁刀,小心地裁开。

室中光线其实足够用了,但刘锜还是先点了灯,把灯移近,这才淡定地取出密诏。

那太监喝着茶,眼角余光也在扫着刘锜的动作。

见白须飘飘的刘锜如此冷静,不由暗赞一声,此人果然有大将之风。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省静宁县)人。

他和西军三帅臣吴玠、杨政、郭浩都是老乡,而且都是一个县的。

这位老哥任陇右都护时,与西夏作战,屡战屡胜,西夏小儿夜啼,还真是被母亲用“刘都护来了”,恐吓他闭嘴的。

张浚巡视边军的时候,对他甚为赏识,进一步提拔了他,曾长期任职于川陕甘一带。

绍兴十一年,与金兀术一战,主帅张俊(注意不是张浚)为争功遣开刘锜,自己与杨存中淮上耀兵。

结果因为轻敌,杨存中、王德被金伏兵所袭而大败。

张俊仓惶南逃渡江,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只在刘锜部没有发生。

刘锜“按部位,整旌旗,最后徐行”,驻军历阳,奏请准许后,才从容渡江回归太平州。

这一比,愈发显得张俊无能,因此对他怀恨在心。

不久,高宗在秦桧谗言下,罢韩世忠、张俊、岳飞三位大将的兵权,张俊见势不妙,果断投靠秦桧。

刘锜心灰意冷,自请退闲,被罢了军权,改任荆南府(今湖北江陵)知府。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