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89章 站队要站对(4)

到皇帝,只用了三年,

朱元璋从乞丐到天子,也只用了十七年,

宋和新金,真的需要他们用上一辈子的时间都不会直接面对彼此吗?

若是现在牵绊太多,辜负太多,到时候彼此间又该如何自处。

“你们,就不怕我抓了你们,再不放你们回新金吗?”

杨沅无法宣诸于口的担忧,只能用开玩笑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出来。

“真的吗?”

完颜萍仰起小脸,喜悦地问。

完了,这个班长没脑子。

杨沅瞟了眼李清露,还是学习委员聪明一些,她只是温温柔柔地笑着。

似乎,没有听懂。

或者,她在装傻。

算啦,这是自己的学生,自己宠着。

至于来日

车到山前必有路,没路我也刹不住,

来日再说。

蒲察阿里布献关投降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一个重大的捷报。

杨沅已经把夺取秦州(天水)的战报驰送临安了。

箭筈关守将蒲察阿里布献关归顺大宋的消息,做为第二份战报,也被他立即送了出去。

与此同时,便是接受投降,接收关隘,安置箭筈关守军。

杨万里统计的很细,第二天他就依据守关金军的花名册整理出来了结果,呈报给了杨沅。

守关金军的年龄构成,籍贯构成,兵种构成等等,都是用杨沅推行于大宋的小数表格法,一目了然。

从这份表格上,可以清晰的看出,失去东北、灵壁战败,对金国的重大影响。

守卫这样一座重要关隘的金军,属于女真族的官兵不及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而且他们普遍年龄偏大,还都占据着将校军官的职位。

可以想见,这种兵籍的构成,和女真兵不分良莠占据上位的方式,是金国不得已的安排。

但这也会造成普通汉籍士兵的士气低落,甚至是离心离德。

蒲察阿里布肯这么爽快地答应献关投降,完颜萍和李清露的劝说是一方面,对于完颜亮的失望是一方面,守关金军的现状,必然也是影响他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沅没有对这些守关金军单独安置,而是直接打散了编入了他的军队。

双方兵力人数相差悬殊,这种打散对宋军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