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94章 瓦罐不离井口破(4)

挺未及到任前,切勿冒进再战,应固守城镇,绝刘经略腹背之忧,保我大宋对夏之优势,以待变化。”

赵婒的唇角微微地向下撇了撇,如果是杨沅那种三元及第的状元,他是有点打怵的。

都是东华门外唱过名的好汉子,可人家是一甲一名,站最前边儿的,您哪位?

他有点露怯。

不过像吴璘这种自幼从军,在军队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将,他看不上。

尤其是那句“吾儿吴挺未及到任前”,呵,还真把利中西路边军当成你吴家的私军了?

宁配吗?

赵婒只是握着吴璘满是老茧的大手,一脸沉痛关切地道:“太尉不必担心,静养身体为宜。朝廷大事,自有妥善安排。”

吴璘派往刘锜部的驿卒,为确保军情消息的送达,共派出了三路信使。

但是西夏地形复杂,西夏百姓对宋人也极为仇视,所以西夏军的散弋游骑可以攸忽来去,宋军根本无法清剿干净。

所以三路信使,竟是先后被西夏游骑截杀了。

只不过,信是用密语写成的,西夏军中一时破解不了,只能将密信转呈兴庆府处治,吴璘病危的消息倒是没有很快传出去。

但吴璘军突然改变作战风格,停军不攻,大有打持久战的架势,还是引起了一些西夏军将领的警觉。

比如,拓跋黑衣。

“祖儒,吴家军的反应非常诡异。此前,吴家军侵我大夏时,吴璘就有恙在身。

末将怀疑,吴璘应该是病情恶化,无力执掌三军,所以突然改为守势。”

祖儒就是大首领的意思。

在其上还有宁令(大王)、谟宁令(诸王)、其下还有吕则(首领)、枢铭(副首领)等。

这都是西夏语的称呼。

西夏已经采用了与中原类似的官制,比如这位祖儒同时就是这个军司的都统军,相当于宋国的都统制。

西夏之所以保留了两套官员体系,是为了确保党项贵族在大夏政权中的绝对统制地位。

拓跋黑衣现在就是一名“吕则”,同时也是军司中的一名指挥使,下辖三千骑兵。

拓跋黑衣一个屡次成功潜伏并作乱的间谍,这些人情事故当然是明白的。

所以他唤军司都统军拓跋厚为祖儒,这就是在强调彼此关系的不同。

祖儒拓跋厚捋着大胡子,沉吟道:“吴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