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795章 明码电报(3)

这个季节正是风沙大的时候,吹上一夜,什么血迹都看不见了。

待把尸体全部抛进一里开外的密林之后,拓跋黑衣让人把宋军战士遗下的马匹也都带上,迅速撤离了原地。

拓跋黑衣安排了人去撤走自己所有的游骑,他甚至没有等到自己的部下们回来,便匆匆赶回来了白马强镇军司,见到了祖儒大人拓跋厚。

仅仅半个时辰之后,白马强镇军司便有一个个西夏驿兵策马狂奔而出。

此时,已届黄昏,拓跋厚都没等到明日,连夜派出了诸多驿卒。

他们分赴卓罗和南军司、西寿保泰军司、静塞军司、宣化甘肃军司而去。

很快,在吴家军收缩兵力,进入防御状态的时候,周围各路西夏军队大多都只留下故布疑阵的空寨以应付宋军斥候,而其主力则轻装上阵,扑向零波山。

曾任陇右都护的刘锜,此时正驻军在零波山下。

大宋朝廷这边,已经接到了吴璘的紧急军书。

吴璘缠绵病榻半个多月,苦苦挣扎,不肯断那一口气,只想为战机多赢取几分机会。

只要他活着,军魂就还在,西军就有主心骨,如果能坚持到儿子吴挺归来接任那是最好不过。

可惜,他没捱到那一天,来的也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侄子。

来的不是吴挺,而是吴拱。

吴拱是原四川宣抚使吴玠的长子,也是一员悍将。

“绍兴和议”前夕,吴拱就是右武郎、泾原路兵马都监,后曾任后部同统制,阶、成、西和、凤州四州都钤辖兼成州知州。

绍兴二十九年时,任枢密院副都承旨,利州西路驻札御前中军都统制、同时兼任阶、成、西和、凤州副都总管兼成州知州。

不过,在朝廷制定对夏战略,先行整顿西军,也就是杨沅赴川的头一年,吴拱就被调离川峡地区,任湖北、京西制置使,成为大军中部军区的统帅。

这时他的地位已经不逊于“绍兴和议”前的岳飞了。

可见,赵瑗对吴家这些虎将还是非常器重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他们世代镇守一地,久而久之,必成军阀。

将他调离西军后,朝廷依旧是重用的,只是不给他滋生众多家臣式部将的机会罢了。

接到吴璘病危的消息,朝廷这边也很慌。

在这个时代,主帅个人的作用太大了。

尤其是以这个时代落后的通讯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