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46章 即墨行(3)

的帅旗、胶水(平度)兵马统制的大旗

杨沅不禁攸然变色。

如果金人中计,设伏于南下要道,山东兵马大总管额都的大纛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这是怎么回事?

杨沅心头隐隐觉得不对,但这时已经无暇多想,双方一触即发,大战已起。

金人的战鼓和号角声响了起来,秋风中宛如扫过大地的严霜。

金兵其徐如林,缓缓掩进。

山东义军后有追兵,生路就在前方,但前方已被金人筑成了一片铜墙铁壁。

“诸位,狭路相逢,我们杀过去!”

杨沅摘下了大枪,吴幼瑶默默地握紧了她的降魔宝杵。

她一向不杀人,但今日势必要破了这个戒了。

杨沅的接应船队不可能游走于山东东路各个出海口,随时依据山东义军转移的方向而动。

一则时间上来不及配合,二则这个时代又没有电报机,双方根本无法及时取得联络。

所以,杨沅一开始确定好的接应地点,就在即墨。

眼下只要杀穿金军的防线,就能杀向即墨城,他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迎难而退了。

既然如此,那就死战。

鼓角轰鸣,人马如潮。

金军从四面八方发动了一波接一波的攻击,喊杀震天。

山东义军生路在前,试图凿穿金军防线,所以也是悍不畏死地冲上去。

山东自古尚武,民间拳师很多。

能随着义军挣扎到现在的战士,身手都相当不错。

双方这一场激战,漫山遍野都是混战的双方士兵。

幸亏额都率轻骑赶来主持大局,他的主力部队匆忙间未能及时调来。

而胶州地方军队,现在有大量汉军士兵。

金国军制尚未完成彻底转型,大量补入的汉人士兵,却没有相应的官兵待遇,基本上还是沿袭以前的“签军”制度,当成辅翼兵看待的。

因此这些汉军士兵士气不高,再加上山东义军的主力也是以当地汉人居多。

大家都是老乡,金军汉籍兵的士气就更加低迷了。

如此一来,决死一战的山东义军,一时间倒没有吃太大的亏。

杨沅和辛弃疾等人也都亲自投入了战斗。

辛弃疾使一杆长矛,左冲右突,悍不敢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